,甜得像窗外没散尽的桂花香,像手机里藏着的那句“补喝”,像他画在镜子上的笑脸,一点点漫进心里,把那些因为不能赴约的失落都泡得软软的。
碗筷碰撞的脆响渐渐歇在厨房,爷爷的收音机里飘出几段咿咿呀呀的评剧,孟晚橙捧着空碗走进厨房时,奶奶正站在水池前刷碗,泡沫裹着瓷碗转圈圈,溅起的水珠在窗台上晕出小小的湿痕。
“碗放这儿吧,你去忙你的。”奶奶头也没回,手腕一翻把洗净的盘子摞得整整齐齐,“下午睡会儿午觉,别硬撑着,脑子清亮了比啥都强。”
孟晚橙“嗯”了一声上楼时脚步踩在木楼梯上,发出“吱呀”的轻响。推开房门,窗台上的多肉还维持着早上的姿势,叶片上的灰尘被擦得干干净净,倒显得那点嫩绿色更精神了。她把手机放在书桌一角,充电线绕成整齐的圈,像在给这场等待系个温柔的结。
答辩资料摊开在桌面上,打印的字里行间还夹着几张手写的便签,是前几天整理的重点。±o兰£t:兰?文?′学{> ?已tμ发-布2=最§?@新?D¤章=¨节e¨@阳光透过纱窗斜斜切进来,在纸页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谁撒了把金粉。她坐下时椅子发出轻微的响动,指尖拂过纸页,忽然想起马嘉祺说过,练习室的地板踩久了会发烫,就像此刻的书桌,仿佛也沾了点被惦记着的温度。
手机在角落里安静地充着电,屏幕偶尔亮一下,大概是群里的消息在跳。她没去看,只是把台灯拧亮些,暖黄的光漫过资料上的批注,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照得软乎乎的。风从窗外溜进来,掀起资料的边角,哗啦啦翻了两页,停在某张写着“注意逻辑衔接”的便签上,像在替谁悄悄提醒。
桌角的玻璃杯里还剩半杯水,是早上倒的,现在凉透了。现在生理期只能喝热水,她起身去倒热水,路过镜子时瞥了一眼,镜中的自己穿着宽松的家居服,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嘴角却带着点没散去的笑意——大概是想起爷爷奶奶刚才的话,想起那盆被惦记着的绿萝,想起镜子上那杯歪歪扭扭的奶茶。
热水倒进杯子,发出“咕嘟”的轻响,热气氤氲着漫到脸上,带着点熨帖的暖。她捧着杯子坐回书桌前,指尖在资料上轻轻点着,一句句梳理着答辩的思路。窗外的评剧声淡了些,风里又飘来若有若无的桂花香,这次浓得刚好,像杯温在手里的奶茶,甜得不急不躁。
手机充电提示音轻轻“叮”了一声,满电的图标亮起来。她看了一眼,还是没去碰,只是把杯沿凑到嘴边,热水的温度刚好漫过舌尖——就像这场被推迟的见面,就像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心意,都在慢慢等,等一个恰到好处的时刻,把所有的甜都酿成最合时宜的温度。
台灯的暖光在稿纸上投下一圈光晕,孟晚橙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混着窗外渐起的虫鸣,在房间里织成一张安静的网。答辩稿的第三版修改终于收尾,她放下笔时,手腕酸得几乎抬不起来,窗外的天色己经浸成了墨蓝,只有远处的路灯在云层里漏出点昏黄的光。
楼下传来奶奶喊吃饭的声音,她揉着太阳穴起身,才发现书桌一角的手机亮着,马嘉祺下午发来的消息还没有看,还有一些同担的好友和同学的消息她都没有看,她合上电脑轻手轻脚地下楼。
晚饭吃得安静,爷爷喝了两小口米酒,话比平时多些,说院子里的桂花开得更盛了,等周末摘些来酿桂花酒。奶奶在旁边插言
吃过饭,爷爷搬了藤椅到院子里,藤条在青砖地上投下交错的影子。他往竹篮里摸出把蒲扇,慢悠悠地摇着,风裹着桂花的甜香掠过鼻尖,比下午浓了好几倍。孟晚橙搬了小板凳坐在旁边,听爷爷讲他年轻时在厂里搞技术革新的事,说那时候通宵改图纸,车间主任就揣着烤红薯来看他,“热乎的东西进了肚,脑子就活了”。
她望着院墙上爬满的牵牛花,紫色的花瓣在夜色里像星星落了满地,忽然想起马嘉祺说练习室的窗外有棵老槐树,开花时能飘进半室香。大概所有藏着心意的地方,都少不了这样的草木清气,把那些没说出口的话,悄悄酿成了风里的甜。
“回屋吧,夜里凉。”爷爷扇了扇蒲扇,“复习也别熬太晚,我那时候搞革新,再急也得睡够西个钟头。”
孟晚橙往爷爷藤椅旁凑了凑,指尖轻轻拂过藤条上沾着的片桂花,花瓣软得像团绒毛。她应了声“嗯”,尾音被风卷着荡开,混着蒲扇摇出的凉风,软乎乎的:“爷爷也早点休息,夜里露重,别在院子里坐太久。”
说着伸手把薄毯往爷爷腿根掖了掖,毯角上绣的银杏叶图案在月光下泛着浅白的光。“您那老腰别又着凉了,回头奶奶该念叨了。”她故意拖长了语调,像小时候撒娇时那样,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