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Nebula是三年前他们一起创立的服装品牌。其中苏妍是公司的大股东,江林以和罗森也投了部分钱,算三人合伙。
三人在公司里各司其职,苏妍负责运营宣传,江林以专心做设计,罗森本身就是知名模特,算是Nebula的形象大使。
几年时间里,苏妍给Nebula制定了一套精准犀利的营销线路,让品牌迅速出圈;江林以继玫瑰爵士系列在CFDA获奖后,后续几个系列在各大时装周上频频走红。
Nebula蒸蒸日上,在国际上也是小有名气的新兴时装品牌。$/?第-??一?看·书[÷网,+¢ \`a更¢%,新?最?:快-%
而树大招风,因为各种政策调整和团队内部的私人原因。
在大家商议下,决议于今年六月将品牌重心迁回中国内地,届时江林以将升任执行总经理,并继任设计总监一职。
按照计划,江林以现在应该在新公司招纳设计部新成员。
怎料出师不利。
苏妍早两个月前就回国组织Nebula的搬迁事宜,她对公司情况了如指掌:“不着急,现在主要是财务和人事的工作比较多,设计部还在招人。”
“Kassel和Lawson这两天和人事一起面试,让他们把面试过程整理出来,最终人选你看着定。”
罗森也是学设计出身,和江林以同年毕业,两人的一些独到见解经常不谋而合,算专业方面的知音。
Kassel同为设计部元老级的同事。
他们的专业能力都毋庸置疑。
江林以暂且闲下来“享受”她的治疗时光。
—
因为手脚同时带伤,做什么都不方便,江林以请了个护工阿姨来照顾生活起居。
罗森偶尔来医院送简历,一来二去跟护士护工也熟了。
知道罗森是名模特后,护士站的姑娘们经过江林以的病房总要好奇地往里看几眼。
江林以不得不反复向那些假装换药实则打探的护士解释罗森是正儿八经的服装模特。
除去工作上的事情,住院两天,江林以摸清了些规律:
包括但不仅限于病房每晚十点就强制关灯;每天来查房的医生是一位中年女医生,和余朝也轮着来。
女医生姓黎,她一般早上来,余朝也则在傍晚。
住院生活尤为无聊,江林以只能在床上看人事和罗森发来的简历和面试记录。
余朝也是她在这所医院唯一认识的人,于是不动声色地观察余朝也这些年的变化成了她无聊日子里的一点增味剂。
增味剂之二是陈阿姨准备的一日三餐。
陈阿姨厨艺了得,做的饭菜对她这个在外待了九年的人太友好了。
摆在面前的终于不是白人饭,江林以几乎每餐都做到光盘行动。
这让陈阿姨倍感欣慰,她以往照顾的要么是上年纪的老人得控糖控油,要么是年轻小姐先生要减肥,很少有江林以这样吃什么都说香的。
陈阿姨感觉她的价值在江林以这里实现了,每天变着花样给江林以准备三餐。
这晚,江林以在吃饭的间隙看了眼时间,快六点半了。她随口问:“余医生今天怎么还没来?”
“余医生早上来过,你当时在睡觉。昨晚又熬夜了吧?”
陈阿姨拾起散落在床边的打印纸,苦口婆心说,“什么工作能比身体重要啊。”
江林以无奈一笑:“今晚一定注意。”
不是她不想睡,其实是她睡眠质量本来就差,加上换了新环境,更加睡不着睡不好。
喝完最后一口汤,江林以放下碗筷。
病房门被敲开,余朝也和护士走进来。
陈阿姨利索把碗收拾起来。
江林以擦擦嘴巴。
这几天实践证明,在某条界限内,她和余朝也是能像正常医患交流的。
这条界限内只能谈论和病情有关系的内容,涉及界限外的话,应不应话全凭余朝也心情。
而他的心情通常不怎么样。
饭后的满足感让江林以眉眼舒展,她顺嘴招呼说:“你们吃饭了吗?没吃的话……”
偏头看到摞着的空碗,她尾音轻巧一转,“没吃的话,早点回去吃吧。”
余朝也看着陈阿姨端走几个空碗进了卫生间。
护士调侃:“江小姐胃口不错。”
江林以不吝啬地夸赞:“阿姨做的饭菜很香。”
复位手术在明天,早上江林以和黎医生确定了手术方案。
护士还是再次叮嘱一遍术前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