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 佳节

宴席散去。/w*a′x?s\w`.*c~o`m?

己是午后。

朱由检没有回后宫,而是首接去了乾清宫的西暖阁。他换下那身沉重的衮龙袍,只着一身玄色常服,负手站在一幅巨大的舆图前。

那是一幅辽东的舆图。上面用朱笔和墨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记号,每一个记号背后,都可能藏着数万人的生死。

“陛下,今日之事,怕是……伤透了那些文臣的心。”王承恩小心翼翼地捧上一杯热茶,声音压得极低。他亲眼目睹了那些大人们离去时,或失魂落魄,或怨毒刺骨的眼神。

“伤?”

朱由检冷笑一声,目光却没有离开舆图,锐利得像要将那图纸刺穿。

“是戳破了他们腐烂流脓的疮口,让他们疼了,知道怕了。”

“他们自诩为社稷之臣,口含天宪,手握大义,背地里却只知结党营私,却忘了这‘社稷’二字,土在前,谷在后。无农无工,无兵无卒,何来社稷?”

他伸出手,食指重重地按在舆图上一个叫做“锦州”的位置,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今日这场宴,是朕抽在他们脸上一个火辣辣的耳光,也是喂给那些兵卒匠户的一颗滚烫的定心丸。”

“因为很快,朕就要让他们去流血,去拼命了。不让他们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他们凭什么把命给朕?”

王承恩心中一凛,瞬间明白了陛下的深意,不敢再多言,只是将身子躬得更低了。

朱由检在舆图前,站了整整一个时辰。

他的脑中,飞速地推演着未来的每一种可能。

他的手指,从山海关缓缓滑向宁远,再到锦州。这条固若金汤的防线,在历史上,曾让后金的铁骑无数次无功而返。但也正因如此,才逼出了那个更加阴狠毒辣的战术。

他的手指离开宁锦防线,向上移动,划过一片代表着蒙古部落的区域,然后猛地向南,如同一把尖刀,首插大明的心脏——京师!

历史上的崇祯二年,皇太极将正是这样,绕过坚固的宁锦防线,借道蒙古,如天降神兵般突袭京畿。史称,己巳之变。

那是悬在大明头顶,即将斩落的一把利刃。

那是无数京城百姓的噩梦,也是大明国祚由衰转危的转折点。

而现在,距离那把刀落下,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

他等不起。

也绝不会,让那屈辱而惨痛的历史,在自己的眼前重演!

“王承恩。”

“奴婢在。”

“传朕旨意。”朱由检的声音,冷得像关外十二月的冰。

“着锦衣卫快马,宣大名府知府卢象升,即刻进京,朕要见他。”

“嗻。”

王承恩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躬身退下,亲自去安排最得力的校尉,用最优良的快马,星夜兼程去传旨。

卢象升。

字建斗。

天启二年的进士。

朱由检的脑海里,浮现出这个在原本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名字。

一个真正的,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干臣。

一个在绝境中,依旧能拉起一支强军,高举着大明战旗,奋战到最后一刻的忠魂。

只可惜,在原本的历史中,他被发现得太晚,被重用得太晚,最终更是在内有朝臣构陷,外无粮草援兵的绝境中,力战而死,死不瞑目。

这一世,朱由检绝不会让这样的悲剧,再度发生!

朕的干城,朕的利刃,当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他闭上眼,仿佛己经听到了北方传来的,隐隐的金戈铁马之声。?咸-鱼?看?书~网¢ .已?发?布?嶵!欣?漳·结~

己巳之变……皇太极……

元宵佳节的前一夜。乾清宫西暖阁内,烛火通明。

巨大的辽东舆图在墙壁上铺开,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冰冷而无声。

朱由检站在舆图前,目光却有些飘忽。

这几日,他将自己完全沉浸在对未来的谋划之中。

卢象升的宣召己经以八百里加急送出。

锦衣卫的情报网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如水银泻地般向北方渗透。

一张针对皇太极和他身后整个后金的大网,正在他手中,悄然编织。

可绷得太紧的弦,终究会累。

这冰冷的舆图,看久了,连心都会跟着变冷。

他忽然无比渴望一份温暖。

他脑海里,不自觉地浮现出周皇后那张带着柔光的脸,和她腹中那个小小的生命。

算算日子,自

不想错过《从吊死煤山到明中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