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他心头一酸,却不知该说什么。
"去吧,伤员等着呢。"最终他轻声说,"我保证,下次小心。"
沈静婉深吸一口气,重新戴上口罩和手套,转身走向手术室。在门口,她回头看了一眼,眼中满是无声的牵挂。
三天后,日军终于撤退了。这场战役,豫南守军以伤亡两千余人的代价,毙伤日军近西千,再次守住了阵地。更重要的是,他们成功拖住了日军两个师团,为其他战区赢得了宝贵时间。
重庆发来嘉奖令,晋升林慕之为陆军中将,并授予青天白日勋章。但随嘉奖令一同到来的,还有一封密电:"据悉,共军某部近日获大批医药援助,来源可疑。着即查明豫南战区药品流向。何应钦。"
林慕之将密电烧毁,站在窗前久久不语。窗外,雪后的南阳城银装素裹,几个士兵正在院子里扫雪,见他站在窗口,纷纷立正敬礼。
他回了个礼,心中却如这寒冬般冰冷——前方的敌人明刀明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背后的暗箭难防。而这一次,暗箭瞄准的不只是他,还有沈静婉和她苦心经营的医疗系统。
清流记(下)
嘉奖令下达一周后,重庆派来的"军医督导组"抵达南阳。带队的是军政部卫生司副司长马国忠,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军官,据说与何应钦是连襟。
马国忠一到南阳就摆出钦差大臣的架势,要求彻查战区所有医疗物资的流向。更蹊跷的是,他专门约谈了几个被沈静婉处分过的军医,还秘密会见了之前被林慕之惩治的刘半城。
"来者不善啊。"参谋长赵刚忧心忡忡地说,"司令,这次明显是冲着夫人来的。"
林慕之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院子里正在"检查"药品仓库的马国忠一行人,眼中寒光闪烁:"身正不怕影子斜。让他们查。"
但这次调查明显不同以往。马国忠不仅查账目,还派人跟踪沈静婉和医院其他医生,甚至秘密搜查了她的办公室。更过分的是,他们拦截了几批红十字会运来的药品,声称要"检查是否夹带违禁品"。
一天深夜,林慕之在书房研究对策,沈静婉匆匆推门而入,脸色异常苍白:"慕之,他们逮捕了张医生!"
"什么?"林慕之猛地站起,"哪个张医生?"
"张小山,前线急救站的。"沈静婉声音发抖,"马国忠说他私通共军,把药品送给了游击队。"
林慕之立刻明白了——这是杀鸡儆猴。张小山是沈静婉最得力的助手,经常深入前线救治伤员,难免会接触到游击队的人。
"别急,我去要人。"林慕之抓起军帽就要出门。
沈静婉拦住他:"不行!马国忠巴不得你出面干涉,这样他就能说你包庇通共分子。"她深吸一口气,"让我去。我是医院负责人,理应由我出面。"
林慕之犹豫片刻,最终点头:"带上王律师,他是军法处的老手,知道怎么周旋。"
沈静婉连夜赶到军法处看守所,却被告知"案情重大,禁止探视"。第二天一早,更惊人的消息传来——张小山在狱中"畏罪自杀"了!
"放屁!"林慕之第一次在部下面前失态,一拳砸在桌上,"昨天还活蹦乱跳的人,今天就自杀了?"
沈静婉得知消息后,把自己关在药房里整整一天。傍晚时分,她红着眼睛出来,递给林慕之一份名单:"这是最近三个月所有伤员的救治记录,包括番号、伤情和用药量。马国忠不是要查吗?让他查个够!"
林慕之翻看厚厚的记录本,每一页都工整地记录着伤员的详细情况,有些页面还沾着血迹。他能想象沈静婉和她的医护团队,在怎样的条件下坚持记录这些。
"我会让赵参谋长复印一份,明天登报公开。"林慕之沉声道,"看马国忠还有什么话说!"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前线突然传来急报——日军第13师团再次集结,准备对南阳发动大规模进攻!
军情紧急,马国忠不得不暂停"调查",灰溜溜地撤回重庆。临行前,他阴恻恻地对林慕之说:"林司令,这事没完。何部长很关注豫南的'特殊医疗政策'呢。"
林慕之冷笑:"随时恭候。不过马司长回去别忘了告诉何部长,日军可不管你是哪一派的,子弹打过来一样要命。"
送走瘟神,林慕之立即投入备战。但马国忠的调查己经造成了严重恶果——许多医生护士因害怕被诬陷,不敢再收治身份不明的伤员;红十字会暂停了药品运输;更糟的是,士兵们开始议论纷纷,担心受伤后得不到救治。
"必须挽回士气。"林慕之对沈静婉说,"我打算明天检阅部队,你跟我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