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他:"赵秘书长,军事部署图和近期战报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好了,在您办公室的保险柜里。"赵德汉连忙说,"对了,今晚省政府同僚设宴为您接风,还请..."
"不必了。"林慕之摆摆手,"初来乍到,我想先熟悉情况。宴会改日再说。"
赵德汉有些尴尬,但还是点头哈腰地退下了。沈静婉等外人离开后,立即检查了整个官邸,确认没有窃听设备后才开口:"这个赵德汉看起来油滑得很。"
"老官僚了,在韩复榘时期就是秘书长,日本人来了投日,现在又投靠老蒋。"林慕之冷笑,"这种人不足为虑。真正要小心的是军统的人。"
"山东站站长是谁?"
"还不清楚,但很快就会见面了。"林慕之走到窗前,望着波光粼粼的大明湖,"山东是解放区门户,老蒋把我放在这个位置,用意很明显。"
沈静婉站到丈夫身边,轻声问:"你是说...?"
"为全面内战做准备。"林慕之声音低沉,"我们必须尽快摸清这里的军事部署和人事关系,向中央提供尽可能详细的情报。"
当天晚上,林慕之在办公室仔细研究山东的军事部署。国民党在山东驻有五个整编师、三个独立旅以及大量地方保安团,总兵力确实超过二十万。这些部队大多部署在胶济铁路沿线,形成了一条针对华北解放区的防线。
"果然如此..."林慕之在地图上画了几个箭头,都是指向解放区的进攻路线。这些情报必须尽快送出去。
正当他专注工作时,沈静婉敲门进来,手里端着一碗热汤面:"吃点东西吧,从中午到现在你什么都没吃。"
林慕之这才意识到己经深夜了。他感激地接过碗,狼吞虎咽起来。沈静婉走到地图前,仔细观察那些标记。
"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她眉头紧锁,"如果这些部队同时行动..."
"所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林慕之吃完最后一口面,"明天我要召开军事会议,你负责接触那些军官太太,看能不能套出更多信息。"
沈静婉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我听说军统山东站新调来个站长,叫徐远舟,据说是戴笠的亲信,专门从重庆调来的。"
林慕之放下碗,若有所思:"姓徐...难道是当年在重庆破获'海棠社'的那个徐远舟?"
"你认识他?"
"听说过。此人比顾慎之更难对付,心思缜密,手段狠辣,在重庆有'徐剃头'的外号,意思是落在他手里的共党没一个能全须全尾出来。·优′品?小~税,徃* ′已-发/布¢罪~欣!璋-结*"林慕之神色凝重,"如果他真是冲我们来的..."
沈静婉握住丈夫的手:"我们会小心的。"
第二章 暗流涌动
第二天上午,山东省政府大礼堂。
林慕之身着戎装,正式就任山东省主席兼绥靖区主任。仪式结束后,他立即召开了高级军政官员会议。
"诸位,委员长派我来山东,只有一个任务——确保山东成为党国稳固的堡垒。"林慕之环视会场,声音铿锵有力,"当前共匪猖獗,我们必须加强戒备,随时准备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林慕之注意到,坐在角落的一个瘦高男子鼓掌并不积极,只是象征性地拍了几下手。此人约莫西十岁左右,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像个文弱书生,但镜片后的眼睛却锐利如鹰。
"那位是?"林慕之低声问身旁的赵德汉。
"军统山东站站长徐远舟,前天刚到任。"赵德汉小声回答。
果然是他。林慕之面色如常,心中却警铃大作。会议结束后,徐远舟主动走上前来。
"林主席治军有方,远舟佩服。"他说话带着明显的浙江口音,与蒋介石同乡,"日后还请多多指教。"
"徐站长客气了。"林慕之与他握手,感觉对方的手掌干燥冰冷,像蛇的皮肤,"军统与地方军政本是一体,理应互相配合。"
徐远舟微微一笑:"正是此意。说起来,我与林主席还有一面之缘。"
"哦?"林慕之心中一紧。
"民国二十七年武汉会战期间,我曾作为军统观察员到过五战区,有幸目睹林主任率部突围的英姿。"徐远舟的眼中闪过一丝探究的光芒,"当时我就想,如此人才,必有大用。"
林慕之迅速回忆,确信当时并未见过此人,这很可能是个试探。"徐站长记性真好,那么混乱的场面还记得清楚。"
"职业习惯罢了。"徐远舟推了推眼镜,"对了,听说林夫人也来了济南?内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