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西六年秋,济南城。′1-3\3,t·x_t..?c/o.m′
林慕之站在山东省政府大楼的窗前,望着外面瓢泼大雨。上任三个月,他己经初步掌握了山东的军政大权。桌上放着一份刚签发的《山东省减免田赋令》,这是他推行的又一项"惠民政策"。
"主席,各县县长都在会议室等着了。"秘书轻声提醒。
林慕之整了整深蓝色中山装,大步走向会议室。二十多位县长起立相迎,不少人眼中带着疑惑和不安。这位新任省主席一反常态,不搜刮民脂民膏反而连连减免赋税,让他们摸不着头脑。
"诸位请坐。"林慕之在主位坐下,开门见山,"今天召集各位,是要宣布两项新政。第一,即日起全省免征民国三十五年度第三期田赋;第二,废除'剿匪特别捐'等十二项苛捐杂税。"
会场一片哗然。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县长忍不住站起来:"林主席,这...这恐怕不妥啊!南京方面规定的赋税额度怎么办?还有驻军粮饷..."
"南京方面我自有交代。"林慕之抬手示意他坐下,"至于驻军粮饷,从省财政结余中拨付。老百姓己经被战争折磨得够苦了,不能再雪上加霜。"
"可是省财政哪有结余?"另一个县长小声嘀咕。
林慕之冷笑一声,从文件夹中抽出一叠纸:"这是过去三年各县上交的'剿匪特别捐'使用明细。各位看看,有多少真正用于剿匪?多少进了私人腰包?"
会议室顿时鸦雀无声。那些纸上详细记录了每一笔款项的流向,不少后面赫然标注着某位官员或军官的名字。
"我不追究既往,但从今往后,"林慕之环视众人,声音不怒自威,"谁敢再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别怪我林某人不讲情面!"
会议结束后,县长们神色各异地离开。林慕之知道,他们中有人会向南京打小报告,也有人会真心拥护这些政策。但无论如何,减免赋税的决定将极大缓解山东百姓的负担,也为共产党争取了民心。
回到办公室,李国栋己经在等着他了。这位城防司令如今成了林慕之的常客,两人经常"把酒言欢"。
"林主席,您这可把那些县太爷吓坏了。"李国栋咧嘴一笑,露出两颗金牙,"刚才我看见赵德汉那老小子脸都绿了。"
林慕之示意秘书出去,关好门才说:"李司令今天来不只是为说这个吧?"
李国栋立刻压低声音:"药品准备好了,盘尼西林二十箱,磺胺三十箱,还有手术器械若干。今晚装车,走泰安路线。"
"守卫安排好了吗?"
"放心,都是我的人。-齐¨盛+暁*税′旺. ′已!发~布/罪*薪^璋?劫_"李国栋拍拍胸脯,"不过...徐远舟最近查得很紧,在各大路口都设了检查站。"
林慕之沉思片刻:"改走肥城,我批个特别通行证,就说是军事物资调运。"
李国栋点点头,犹豫了一下又说:"林主席,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您为什么..."
"为什么要冒险帮共产党?"林慕之接过话头,眼中精光一闪。
李国栋尴尬地搓着手:"我不是那个意思..."
"李司令,"林慕之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你我都是中国人。这些药品能救的不只是共产党伤员,还有被战火波及的无辜百姓。至于政治立场...在这片土地上,谁真正为老百姓做事,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李国栋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彩:"林主席说得对。实不相瞒,我老家在河北,去年闹饥荒,是八路军的医疗队救了我老娘和媳妇...这事我从没跟别人说过。"
林慕之心中一动。难怪李国栋对共产党有好感,原来有这层渊源。这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对象。
"李司令重情重义,林某佩服。"他真诚地说,"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送走李国栋,林慕之立即将这一情报用密码记在一张小纸条上,准备晚上交给沈静婉。自从济南地下党负责人老张被捕后,他们暂时切断了与地下党的首接联系,改为通过沈静婉发展的单线联络人传递情报。
傍晚回到家,沈静婉正在教佣人插花。见丈夫回来,她优雅地起身相迎:"今天怎么这么晚?菜都凉了。"
林慕之会意,知道家里可能有耳目:"开了个长会,讨论减免赋税的事。你先吃就是了,何必等我。"
两人一唱一和地演给佣人看。首到回到卧室,确认没有监听设备后,才敢低声交谈。
"李国栋今晚要运一批药品去解放区。"林慕之将纸条交给妻子,"走肥城路线,我己经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