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西八年初春,沈阳。/r,i?z.h?a¨o¨w+e-n?x?u.e\.¢c~o+m-
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席卷东北,整个沈阳城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林慕之站在东北保安司令部窗前,望着窗外肆虐的风雪,手中捏着一份刚刚收到的密电。蒋介石宣布改组全国军事机构,撤销各地行辕,设立剿匪总司令部。东北剿总将由卫立煌任总司令,他则与廖耀湘、郑洞国同为副总司令,各统领二十万大军。
"看来老蒋对熊式辉彻底失望了。"沈静婉端着一杯热茶走到丈夫身边,低声说道。
林慕之接过茶杯,感受着杯壁传来的温度:"不只是熊式辉,这次改组把白崇禧、陈诚的人都动了,老蒋是要彻底掌控军权。"
"那我们..."
"机会更大了。"林慕之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剿总副总司令,能接触到的情报和资源比保安司令多得多。"
沈静婉会意地点头,走到门口确认无人偷听后,才返回丈夫身边:"郑介民的事有眉目了。陈诚派系的人答应帮忙,但需要我们在东北配合他们打压卫立煌。"
林慕之嘴角微扬。一个月前,沈静婉利用军官太太联谊会的关系,联系上陈诚派系在东北的代表,双方达成秘密交易——陈诚派系帮忙调走郑介民,林慕之则在东北牵制卫立煌。这是典型的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正好为他们所用。
"卫立煌什么时候到任?"
"下周一。"沈静婉从发髻中取出一根细如发丝的金属针,轻轻拨弄茶杯,"他带了全套班子来,连厨子都是自己人,明显不信任东北原有官员。"
林慕之若有所思。卫立煌是国民党军中少数有能力的将领,非黄埔系出身却深得蒋介石重用,皆因他战功赫赫。此人不好对付。
"郑介民那边..."
"己经搞定了。"沈静婉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戴笠亲自下令,调他回南京另有任用。新任东北站长是叶翔之,据说比郑介民温和些。"
林慕之松了口气。郑介民这个心腹大患终于被调走,虽然新任站长仍是威胁,但至少不会死咬"松花江"的线索不放。
"不过..."沈静婉犹豫了一下,"郑介民临走前把关于你的调查材料都移交给了叶翔之。"
林慕之眉头一皱。这意味着新站长虽然不会像郑介民那样针对他,但手中有足够的材料保持怀疑。
"先不管这些。"他走到书桌前,取出一份东北地图,"当务之急是把剿总的军事部署搞到手。卫立煌新官上任,必定会调整防御。"
三天后,东北剿总正式成立。卫立煌在就职仪式上慷慨陈词,宣称要在"三个月内肃清东北共匪"。林慕之作为副总司令站在他身旁,面带微笑,心中却暗自警惕。卫立煌不是熊式辉那样的官僚,而是真正的军事家,必须小心应对。
仪式结束后,卫立煌立即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会议室里将星云集,除了林慕之、廖耀湘、郑洞国三位副总司令,还有各兵团司令和军长。
"诸位,委员长将东北重任交予我等,自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微¨趣.晓\说_蛧^ ′吾*错/内′容·"卫立煌站在巨幅军事地图前,声音洪亮,"我决定采取'重点防御,机动歼敌'的战略,收缩兵力于长春、沈阳、锦州三大支点,以机动兵团寻歼共匪主力。"
林慕之仔细记下卫立煌的每一句话。这个战略相当高明,若执行得当,确实能给东北民主联军造成巨大威胁。
"林副总司令。"卫立煌突然点名,"你负责沈阳防区,兼管后勤补给。廖副总司令负责锦州方向,郑副总司令坐镇长春。三位各领二十万大军,务必精诚合作!"
林慕之起立敬礼:"慕之必当竭尽全力!"他心中暗喜,后勤补给这个职位太关键了,可以名正言顺地调配物资,为共产党创造机会。
会议结束后,卫立煌单独留下了林慕之:"林司令,久闻你是土木系干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卫总司令过奖。"林慕之谦虚道,"慕之才疏学浅,还望总司令多多指教。"
卫立煌摆摆手:"不必客套。我知你与陈总长关系密切,但既在东北共事,还望以党国利益为重。"
这话绵里藏针。林慕之立即明白,卫立煌知道他是陈诚的人,这是在警告他不要搞小动作。
"总司令放心,慕之只知效忠委员长,绝无二心。"
卫立煌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笑了:"好!有林司令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对了,听说尊夫人与陈总长夫人私交甚笃?"
林慕之背后一凉。卫立煌连这都知道,显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