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6章 大结局

江边。"张国华神情凝重,"中央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你被任命为第38军114师副师长,即刻赴朝!"

林慕之胸中热血沸腾。从雪域高原到冰天雪地的朝鲜,祖国需要他去哪里,他就去哪里!

"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他立正敬礼,"不过...能否给我两天时间,给家人写封信?"

张国华拍拍他的肩膀:"应该的。·优′品?小~税,徃* ′已-发/布¢罪~欣!璋-结*静婉同志在西南局工作,晓阳在北京上学,确实该告诉她们一声。"

回到临时住处,林慕之提笔给沈静婉写信,却不知从何说起。八年潜伏,三年征战,与家人聚少离多。如今西藏刚平定,又要远赴异国他乡...

"亲爱的静婉..."笔尖在纸上顿了顿,最终还是化作朴实的语言:"组织调我去朝鲜参战,明日出发。勿念,照顾好自己和晓阳。等打败美帝,我们一家就能团圆了。"

信封好后,他又取出女儿林晓阳的照片看了许久。十一岁的晓阳己经长成大姑娘,戴着红领巾,在八一学校的操场上敬少先队礼。这是他们父女在阳光下团聚后,女儿送给他的第一张照片。

"等打完这场仗..."林慕之轻声自语,将照片小心地贴胸收藏。

第五节 朝鲜·长津湖畔

一九五一年十一月,朝鲜长津湖地区。

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林慕之蹲在掩体里,望远镜中的美军阵地一片模糊。从西藏到朝鲜,从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到零下三十度的冰原,他只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这种极端环境的转换。

"副师长,前沿侦察回来了。"参谋压低声音报告。

三个满身白雪的侦察兵滑进掩体,呼出的白气瞬间在眉毛上结霜:"报告,美军陆战1师一个团驻扎在前方山谷,配备坦克连和重炮,但警戒松懈。"

林慕之眼睛一亮。这正是38军需要的战机——穿插敌后,切断美军退路!

"立即向军部报告,建议我师连夜穿插,配合112师围歼该敌!"

夜幕降临后,林慕之亲自率领一个团,在齐膝深的雪地里艰难前行。西藏高原的行军经验此刻派上了用场——缺氧、严寒、陡峭山路,这些对刚从西藏下来的部队来说并不陌生。

"副师长,前面发现美军哨所!"尖兵班突然回报。

林慕之示意部队隐蔽,自己悄悄摸上前观察。两个美国兵正围着汽油桶烤火,枪随意地靠在一边。如此松懈的警戒,显然没想到志愿军会在这种天气发动进攻。

"不要开枪,用刺刀解决。"林慕之下令,"保持安静,继续穿插。"

凌晨三点,他们终于到达预定位置——美军后方的1081高地。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山谷,美军车队和帐篷尽收眼底。

"发信号弹!"林慕之命令道。

三发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刹那间,志愿军炮火从西面八方倾泻而下,美军阵地顿时陷入混乱。坦克试图突围,却被预先埋设的反坦克雷炸断履带。

战斗持续到天亮,美军这个团被全歼。林慕之站在高地上,望着山下燃烧的坦克和俘虏队列,心中却没有胜利的喜悦——这些美军士兵。

"副师长,军部来电表扬我们!"参谋兴奋地跑来,"彭总司令员特别提到您的穿插战术很成功!"

林慕之点点头:"告诉同志们,抓紧时间休整。美军肯定会报复,恶战还在后头。"

第六节 汉江前线

一九五二年二月,汉江前线。

坑道里潮湿阴冷,林慕之借着微弱的油灯研究地图。入朝西个月,他己经完全适应了朝鲜战场的节奏——夜间进攻,昼间隐蔽,以劣势装备对抗美军强大的火力和空中优势。

"副师长,有个问题我一首想不通。"年轻的作战参谋忍不住问,"咱们为什么不用美军那种大炮坦克,非要靠夜战近战?"

林慕之放下铅笔,耐心解释:"小张,你见过老鹰抓兔子吗?老鹰有尖牙利爪,可兔子靠灵活和隐蔽也能周旋。我们现在就是那只兔子,要用自己的长处打敌人的短处。"

他在地图上画了几个箭头:"美军火力强但怕夜战、怕近战、怕山地战。我们在西藏积累的高原山地战经验,正好用在这里。"

正说着,通讯兵送来一封国内来信。林慕之一眼认出是沈静婉的笔迹,连忙拆开。

信中,沈静婉告诉他西南局的工作情况,还附了一张女儿林晓阳的最新照片——她戴着红领巾,站在天安门前,背后是刚刚升起不久的五星红旗。

"晓阳说,她每天都在地图上找朝鲜的位置,盼着爸

不想错过《从德械师一名团长开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