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章 怒江反攻

第一章 临危受命

缅甸密支那,中国远征军司令部,1943年5月。/r+u\w!e+n¢.·n+e,t′

"林团长,恭喜你晋升少将师长!"卫立煌司令长官亲自将将星肩章别在林远肩上,拍了拍他的肩膀,"委员长亲自下的命令。"

指挥所内所有军官都投来敬佩的目光。林远,这个三年前还只是团长的年轻军官,如今以32岁的年纪成为远征军最年轻的师长。

"谢长官栽培!"林远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不知卑职将任何师?"

卫立煌走向作战地图:"新编第11师,下辖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全师一万二千人,全副美械装备。"他指向地图上一条蜿蜒的蓝线,"你们的任务是回国反攻怒江,打通滇缅公路最后关卡。"

林远凝视着地图上那条被称为"东方天堑"的怒江,眉头微皱。怒江西岸的松山、龙陵等地,日军第56师团构筑了号称"东方马奇诺"的永久性防御工事,一年多来中国军队多次反攻均告失败。

"有问题吗?"卫立煌注意到林远的犹豫。

"没有,长官!"林远挺首腰板,"只是需要详细了解当面敌情。"

卫立煌满意地点头:"就知道你会这么问。情报处己经准备了详细资料。另外..."他顿了顿,"考虑到你对日军的了解和日语能力,司令部决定派南造云子继续担任你的情报参谋。"

林远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扬:"是,长官!"

走出司令部,林远立刻召集参谋班子开会。在临时师部,他见到了己经等候多时的南造云子。她换上了崭新的中国军装,领章上是少校军衔。

"林师长。"云子微笑着敬礼,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林远回礼,轻声道:"看来我们要一起回国了。"

作战会议上,情报参谋详细介绍了怒江前线情况:"日军第56师团下辖步兵第113、146、148联队,配属山炮兵第56联队、工兵第56联队等,总兵力约一万五千人。他们在怒江西岸松山、龙陵、腾冲等地构筑了三道防线,以松山主阵地最为坚固。"

"我军情况?"林远问道。

"我军在怒江东岸有第71军和第6军,约三万人,但装备远不如我们。新编第11师将是反攻主力。"参谋长回答。

林远沉思片刻:"命令部队三天内完成整编,一周后开拔回国。我要所有营级以上军官熟记怒江地形和日军布防情况。"

散会后,林远留下云子:"我需要你利用在日军中的人脉,尽可能获取第56师团的详细部署。"

云子点点头:"我己经联系了几个...旧相识。另外,我父亲...南造一郎曾经与第56师团长松山佑三是陆军大学同学,我了解他们的作战风格。"

林远轻轻握住她的手:"辛苦你了。这次回国作战,可能会遇到更多...复杂情况。"

云子明白他指的是什么——作为日本人,在中国本土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将面临更多质疑和压力。但她早己下定决心:"我的祖国是正义的一方,不是某个岛屿上的军国主义政权。~鸿¢特?暁¢税?旺\ *追¢醉~辛,璋/洁!"

第二章 厉兵秣马

云南保山,新编第11师驻地,1943年6月。

烈日当空,训练场上杀声震天。林远戴着钢盔,手持冲锋枪,亲自督导部队训练。他的新编第11师确实装备精良:士兵们清一色美式M1钢盔,主力步枪为M1903春田式,每个班配备两挺BAR自动步枪和一支汤姆逊冲锋枪,每个连有3门60毫米迫击炮。师属炮兵团拥有12门75毫米山炮和6门105毫米榴弹炮,火力远超国内一般部队。

"注意渡江队形!工兵连动作再快些!"林远大声喊道。训练场上,工兵们正在模拟架设浮桥,步兵则练习快速通过和登陆作战。

参谋长李明走过来:"师长,美军顾问团到了。"

林远擦擦汗,走向师部。几名美军军官正在研究沙盘,为首的是个高大魁梧的上校。

"林将军,我是美军第5307混合支队的布朗上校。"美国军官伸出手,"奉命为贵师提供战术支援。"

林远流利的英语让布朗惊讶:"感谢支援,上校。我们正需要了解日军最新防御特点。"

布朗指着沙盘:"根据航空侦察,日军在怒江西岸构筑了阶梯式防御体系。前沿是雷区和铁丝网,第二线是混凝土机枪碉堡,第三线是反坦克炮阵地,最后是山地坑道系统。他们还有完善的交通壕连接各阵地。"

"火力配置?"林远追问。

不想错过《从德械师一名团长开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