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学堂,甲班教室中,几个学生围做一团。-衫′巴?看_书/网^ ^醉′歆`蟑*洁¢耕-辛~快?
张千拿着一支铅笔,得意洋洋的坐在人群中央:
“这个,就是广宁新出的乌金笔!”
“可在纸上写字,如果写错还能用馒头擦掉,我费了好大劲才买到一支…”
同学们听的新奇,轮流借过来把玩试用。
张韬在纸上写了几个字,脸上流出羡慕的表情:
“是比碳棒好用,张千,这乌金笔多少钱?”
张千竖起拳头,傲然道:
“十文一支!能写三千个字!”
顿时引得惊呼一片:
“这么贵,能买一支鸡毫笔了…”
李西白眉头一皱,难道余掌柜擅自涨价了?
此念刚起,就听人群外噗嗤一声:
“张千,是家丁替你买的吧?”
张千一愣,看向说话的蔡东升:
“是啊,怎么了?”
只见蔡东升一摊手掌,赫然也是一支铅笔:
“我昨天刚买的,一支六文,十支五十文…”
张千腾的一下红了脸,气的咬牙切齿:
“竖子,欺人太甚…”
张家家趁人值,几文钱算的了什么,在同窗面前丟了面子才是大事。
比起贪钱的家丁,张千更恨蔡东升。-x~i*a-o¨s?h_u·o?h¨u′n*.\c*o!m?孙立黄文涛也住在广宁,未必不知道铅笔的价钱,怎么就显出你来?
李西白也暗暗皱眉,自打蔡东升考上童生,最近半个月说的话,比过去六年都多。
终于窗外一声锣响,终结了这场尴尬。周先生推门进来,开始讲授《左传》。
李西白听了一会,不由的皱起了眉头。以他现在的进度,听这个基本没什么用。
微微转头望去,果然蔡东升的眉头也拧成了疙瘩。
下课锣声响起,先生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忽然点了两人的名字:
“李西白蔡东升,你俩跟我来一下…”
两人不明所以,连忙起身跟着出了课堂。
周先生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
“你们俩考上童生,现在的课程对你们用处不大”
“从今天起,你们就离开甲班,到我书房自修。每天我会抽一个时辰,帮你们斧正文章…”
李西白眼睛一亮,想起当年第一天上学,在书房遇见的三个青年。听说就有一个考上秀才了!
能进到先生书房自修,等于进了科举冲刺班,两人都十分激动齐声道谢:
“多谢先生栽培!”
周先生满意的点点头:
“你们也不必按时点卯,只要午时前带文章过来即可!”
李西白蔡东升面露喜色,连忙点头应承。/x?i`n_k′a!n-s′h!u?w,u..*c^o,m_
于是从这日起,李西白便不再上课。每天在家练习诗赋杂文,午时前带去请先生点评修改。
除了他和蔡东升,他两个堂哥也在这个班。而且享受这个待遇己经三年了。
进入小班不过半个月,李西白就感觉自己的文章有了明显提升。
冲刺班也不是白上的。听说之前的学长们,都送了不菲的谢师礼。
可以这么说,周家的大房子,主要就是靠冲刺班的收入建起来的。
这天李西白偶然得知,连蔡东升都送了五两银子,便有点坐不住了。
放学回到家里一琢磨,人家先生可以不提,自己要是也装聋作哑,让人家挑理就不好了。
自己上次送了支紫毫,价值不菲足以抵上多年束脩。再送文具很难达到这个水平。
两家又沾亲带故,给现银先生面子又抹不开。李西白思虑再三,觉得最好就是送一副墨镜,遮一下先生的瞎眼。
可是他连透明玻璃都不会烧,更别提带颜色的了。那玩意不像铅笔芯,工艺十分复杂,绝不是火烧沙子那么简单。不懂行的人很难试的出来。
排除了墨镜,送拐也不合适,有揭短嘲笑的嫌疑。李西白想来想去,最合适的还是文具。既然毛笔不行铅笔太廉价,干脆就送钢笔好了。
此念一起,李西白一下就兴奋起来。他突然发现,在这个时代,制造钢笔好像没什么技术难题!
笔尖自然不必说,找爷爷和老爹手工打造即可。笔身用熟铁或金刚木皆可。
唯一的难点就是墨囊,不过完全可以改成墨仓或是用鱼鳔代替。只要密封好紧绝对没问题!
如果真能做成钢笔,送礼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