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等一的奢遮人物,凶焰滔天而来,丢人败兴而归!在李西白面前卑躬屈膝,硬是被勒索了五十两银子!
如此威势,让整个杜家屯的乡邻,对秀才的认知,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知道读书人牛掰,可也没想到会这么牛掰!
只有少数几人知道,一切不过是巧合而己。随便换个日子,卢把总都不是那么好打发的!
如果不是那营兵刀劈捷报,更不可能反索五十两回来!
正房的酒桌上,周先生连干三杯拍案叫绝!
“西白干得漂亮!”
“众目睽睽,把那姓卢的赤佬逼的颜面扫地,大涨了我读书人的志气!”
李老黑父子,一众同学都大声喝彩。只有李西白心中苦笑,虽然姓卢的咎由自取,不过自己一个新晋秀才,就能把一个老牌把总打的一败涂地,可见大明军人地位之低!
尤其是周先生,你自己都是“贼配军”了,还看不起人家“赤佬”呢?还把自己当读书人呢?
自卢把总后,宴席再无波折。刚到午时,第三场流水席散去。
李家人收去残席清洗盘碗,用牛车挨家送还桌椅餐具。一首忙到傍晚。李家爷们齐聚正房,开始核算这次请客的花销。
李西白因为有功名,被特许参加这次会议。旁听叔伯大爷们,挨个向爷爷报账。
李西白此时才知,爷爷李老黑原来也识几个字。一手铅笔一手毛边纸,一笔一笔的加减收支。
支出方面就是食材。其中蔬菜除了自家地里摘的,就是村里人送的贺礼。米面油各家平摊还有剩余。
真正需要花钱,就只有肉食和酒水。一百斤肉花了二两,烧酒花费一两八钱,棒骨是老板白送的。酒肉一共三两八钱!
而收入方面,排除瓜果蔬菜不算。乡邻的礼钱多是十文,还有穷困的只给五文。只有李西白的师长和几个同学给了五十文。礼钱合计才一两七钱!确实是血亏了!
李老黑拿着铅笔在纸上演算半天,终于得出结果:
“收支相抵,总共花销二两一钱银子!”
“你们西房平分,每房出525文!”
李西白一听就皱起眉头:
“爷爷,你算的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