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百三十七章 进驻金城

“军座,共军的人马已经到榆中县了,您看?”

35年7月10日,金城,在这座只有10万人口的西北省会,现任甘肃政府主席于学中正坐在自己的书房内,默默地不知在想些什么,直到侍从进来打了这份报告。

“嗯,就按计划安排,好生招待他们的,如果对方要换防的话,也尽量配合吧。”愣了一会之后,于学中淡淡地说出了一句话。

“这……是……军座!卑职这就去办。”罕见的犹豫了一下后,侍从还是老老实实地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径直离开了。

对于手下的徘徊犹豫,于学中自然也是看在了眼里,但事情已经发生到这个地步,就连少帅都已经出国了,关中乃至陇东一带驻扎的东北军也纷纷完成改编,那他留在甘省继续坚持也没有任何意义。

本来嘛,由富庶的华北来到荒凉的甘省,于学中就谈不上能有多满意,他原本是直系出身,又在川省打过仗,27年时转投奉系,自从跟了张氏父子后也算是忠心耿耿,可西北的凋敝还是让人难掩失望。

自古这里就是边陲之地,现在又长期处于兵荒马乱之中,各派军阀四处争夺地盘,很少有将精力用于改善百姓的生活生产条件,连水都没有,又何来的鱼呢。

军阀的本质就是想方设法地搞钱搞枪搞人,但金城这边几乎是什么都搞不到,一旦失去了外部输入,又在本地毫无根基的五十一军基本就是等死而已,既然如此,还不如好好配合共党的工作。

当初少帅决定和共党和谈,于学中也是举双手赞同的,他的部下参加了对陕北共军的围剿,回来之后几乎就没有一人还能提起继续战斗的意志,这种对思想的“摧残”实在是太可怕了。

后来共党逐渐向关中一带渗透,于学中也有所听闻,只是他远在甘省,自认为只要我不去招惹人家,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再说这几年他从土共手中也拿了不少物资接济,好生填补了金陵中央拨款的空缺,如此他才能及时顶住北边和西边马家军的压力,担任好这个过江龙的角色。

顺道一提,因为东北军相较于历史上更早入驻西北,所以连带着原本历史上的甘省主席交替也被彻底打乱,整个局面已经大为不同。

事情还得追溯到31年,那时驻扎在金城的军队还是原属于冯遇祥西北军的雷中田旅。

但因为30年中原大战后西北军就此分崩离析,剩下的那些军头既无力震住地方局面,又无力对抗常凯申的强势介入,于是便使得政局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为了加强对甘省的控制,常凯申先是任命原宁省主席,同时也是西北三马之一的马鸿滨为甘省代主席,然后把军头雷中田的部队改编为新编第八师,同时,再派了好几位观察员来到甘省,以对马、雷及甘省政府进行监视。

可是马鸿滨此人颇有些志大才疏的味道,虽然很想做出一番事业,还推出了许多改革措施,然而因为政治水平有限,他的改革很快产生了不少反效果。

很多操作水平低下的改革就是如此,既得罪了既得利益者,又没有让下层获得实惠,导致各级舆论纷纷不满,省府上下离心离德。

而马鸿滨的一连串失误则为野心家提供了下手的机会,担任新编第八师师长的雷中田,便是其中之一。

雷、马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和大多数军阀一样,雷中田见到压不住场面后自然就想扩军,但粮饷仰仗马鸿滨的省政府供给,后者坚持精兵简政不愿满足雷中田的要求,两人因此闹得很僵。

而在雷中田眼中,马鸿滨这个空降省主席把甘省内政搞的一团糟,能力属实有限,全靠家族势力上位而已,最关键的是当时马鸿滨在金城的兵力不多,搞掉他简直是易如反掌。

于是乎,雷中田便在31年8月发动了所谓的“雷马事变”,先是把马鸿宾给扣押了,然后推举果府观察员之一的马文车担任甘省主席。

雷中田的行动,其实也是他的老上级冯遇祥希望借旧部还魂,结果谁也没想到,此事居然把早已退隐的北洋军阀吴佩孚给引出来了,还魂还出了一个老古董。

迫于无奈,常凯申只能示意对甘省觊觎已久的杨虎承派兵入甘平叛,当然了,他也不是不知道杨部的野心,所以自然留下了不少后手。

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在杨虎承派出孙蔚茹进入甘省击败雷中田后,金陵政府肯定不会坐视其在陕甘壮大,于是首先派出了浙省人邵子力担任甘省主席,然后又是各种手段,连拉代打彻底奠定果府对甘省的统治。

客观上说,果府进入甘省确实结束了该地长达数十年

不想错过《时空过客4251》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