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富阳从水力磨坊走出来,累的精疲力尽。他回头瞧了眼正排队碾米的农户,脚步近乎踉跄。
旁边的‘秘书长’蔡学斌眼里布满血丝,拍拍他肩膀,低声道:“富阳,快去休息,别累坏了。我们的征途还很漫长。”
刘富阳累到不想说话,只点点头。两个徒弟在旁边搀扶着,把他送进村内绿区,倒床上闭眼就睡。 2
到明末已经七天,团队成员每日醒来,往往还不敢相信自己穿越了时空。但看看村内场景就干劲十足。
刘富阳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本是冲着五百万安家费来的。两三千优秀同志最后筛选出区区九十人,真的是优中选优。
很多技术水平比刘富阳强的都被刷下去了,他能留下是从业二十多年,经历丰富。因为团队并不要求什么特别高精尖的水平,对解决复杂情况要求高,心理素质要过硬。
刘富阳从中专毕业,一路摸爬滚打,磕磕绊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还能管理,动手能力也强。就这样他也只进了备选组,不是正式成员。
临出发前,萧金浪等团队领导出席最后动员会,严肃表示任务会有很大生命危险,意志不坚定者可以离开,组织上不做记录,也不批评,只要求保密。
刘富阳原以为自己已经没希望了。可有人最后关头退缩,他顶替上来出现在四百年前,出现在大厦将倾的明末,万历四十四年。
确定自己竟然来到中华民族最危难时刻,团队全体嗷嗷大叫——特别是军事组的七个成员,包括从野战部队来的陆军团长,捶胸狂呼,战意爆发。 8
那位团长模样挺温和儒雅,平日说话非常平和,也不是硬声硬气,没什么铁与血,战和火的气势。
可得知自己的任务是逆转萨尔浒,他带着军事组跑到萧金浪面前,立正敬礼,感谢党和组织的信任,当场宣誓一定完成任务,不负祖国人民的重托。 1
从他浑身散发的锐气,这是当场化身战争狂人,恨不能直接带队杀奔赫图阿拉,单枪匹马挑了‘野猪皮’。 1
军事组这才明白为什么周青峰带队考察东北的山山水水,还亲自搞了两次远距离野战突袭——就是奔着杀建奴去的。 1
和平是军人最大的荣耀,可和平对军人而言最枯燥。能打仗,还能驱逐鞑虏,卫我中华,逆转历史的重任让军事组彻夜难眠。 1
刘富阳也是又激动又兴奋。他谢谢那位临战退出的老兄,真是谢谢他八辈子祖宗——这么难得的机会,对方居然放弃了。 3
这是五百万能买来的吗?五个亿也不换啊! 2
舍掉一条命又如何,有什么比穿越时空更强的高光时刻?
激动过后,团队全体立刻工作。大家真考虑过空手起家,但现在不但准备的工具材料基本都在,还多了一座小村落,真是叫人轻松不少。
新华村总共三百七十五口,全都是十五到三十岁的青壮。所有村民本能的服从周青峰,被分门别类安排给九十九名穿越者当学徒。
被选者首先改造村里的磨坊,畜力换水力。这不仅仅是一次小小的实践,也是让村里名声打出去,更是获得了一个稳定的财政收益。
为了长期保存,收获的粮食往往保持谷物状态,需要的时候才碾成米。而石碾的价格不便宜,能打造碾子的石匠可是技术工种。拉碾子的大牲口更是宝贝。
古代不是不知道水力的好处,但轴承齿轮这些东西并不好解决。金属件容易锈蚀,木制件容易腐坏,大投资未必能获得大收益。 1
就好像活字印刷是革命性突破,看似水平高应该全面推广。但它千百年来一直没能取代雕版印刷。技术进步也是要考虑实用性的。 4
新华村推广的水力磨坊就突破了实用性的桎梏。
柚木轴承强度高,韧性足,泡水不膨胀,不锈蚀,在没有不锈钢的情况下可以取代钢珠。淬火渗碳的熟铁齿轮可以取代合金钢,在低载荷环境下长期工作。
此外利用水力也不容易,如何让水流冲刷的力度尽可能传递到石碾上,这需要机械和水利工程方面的计算。
小小的水力磨坊看着简单,类似的技术突破却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全系统的进步。它立马给新华村带来不菲的收入。
村里的磨坊已经是二十四小时不停工作。可排队来碾米的农户还是络绎不绝——对穷人来说,能省一个铜板都值得多跑几步路。
有些商人敏锐发现商机,用水路朝新华村贩运粮食,利用这里低价碾米的优势,赚取利差。哪怕是小渔船也能运载一两吨,比陆路运输费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