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7章 瘟疫

万历四十四年,十月。

帝都的气温下降到四五度。城里静悄悄的,各个街道都有兵丁把守,过往行人俱要盘查,寻常人等禁止流动。

好些人家的门上挂了白色的纸灯笼,被寒风吹的摇摇摆摆。更有门户上贴了白纸封条,禁止进出,显得格外阴森凄凉。

街道上贴了告示,说数月前通州爆发瘟疫,已经扩散到整个北直隶,且朝南方传播。京城挨的近,染病者众多。

瘟疫不分贵贱,王公贵胄也好,平民百姓也罢,染上了就是上吐下泻,头晕脑热。快则数日,慢着几月,死者众多。

通州是漕运的最北端,整个北方都靠它从南方运输粮食布匹等生活物资。这个交通枢纽的人口流动极大,一旦瘟疫传开,大明南北都得遭殃。

疫情从四月隐现,六月爆发,大批民众为了逃避瘟疫,拼命朝帝都城内跑。等朝廷官吏反应过来,已经有十几万人从通州和东郊等地进入京城。

这些人衣食无着,贫困交加,夏天还能躲在大户人家的墙角下讨口饭吃。可等天气转冷,男女老幼无不瑟瑟发抖,哀叹着,颤抖着,抱怨着,一个接一个的死去。

五城巡检司早先还受命摆些粥篷,但时间一长也无力接济。城中兵丁只能每日收敛尸体,匆匆运到城外焚烧掩埋。

开始时,一天能收敛百来具尸体;到了十月天气转寒,瘟疫似乎在削弱,但收尸的板车日夜不停的装载,已经没法统计到底死了多少人。

疫情年年有,大明的官僚早已见怪不怪。只是今日落到自己头上,又赶着逃散。

方从哲方首辅却逃不掉,正在文华门外西值房处理公务,他随手抓起案桌上一份地方发来的文书塘报,瞄了眼开头就开骂。

“剿贼剿贼,偌大个松江府对付不了几个贼人?

这都大半年了,整个南直隶愣是凑不出一支能打的官兵。现在都十月了,天寒地冻的,谁家愿意这个时候出兵?”

方首辅把塘报砸在桌面上,气得脑仁疼。

万历皇帝窝在紫禁城里几十年不上朝,一心一意的当宅男。他不处理朝政,首辅也很为难。没有圣旨,调兵是不可能调的,只能让南直隶自己解决。

可解决了大半年,‘贼势愈大,已不可制’。

这事春夏时节没搞定,秋冬更不可能。如今京城都爆发瘟疫,天天死人,官吏都在逃散,更是解决不了。

因为瘟疫已然传进皇宫内,连万历都中招。

最近宫中传出消息,陛下病重难起,御医已然束手无策,恐有不忍言之事发生,还请方首辅有所准备。

这能有啥准备?无非是皇上驾崩,换个新皇帝上去呗。

皇太子朱常洛已经待机十五年,随时准备上位,早就迫不及待了。

气归气,方首辅又抓起地方塘报看了几眼。

‘当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就是汲取‘第一次’的教训,直接拿下天津这个漕运要地,逼得满清政府来谈判。

江南是大明税负重地,一旦大乱,大明北方也得跟着饿肚子。

只是不等方首辅想个主意,文华门方向跌跌撞撞跑来个小宦官,冲进西值房喊了句:“首辅大人,不好了,陛下龙驭归天啦!”

啊......方从哲手里的塘报吧嗒掉在桌面上——完了,江南的事半年之内搞不定,现在要紧的是扶新皇登基。

同样的,通州来的传染病沿着京杭运河一路南下,通过漕运船只沿途扩散。七月份时,‘圣光’团队就从沿途船夫水手以及商人的口中得知消息。

新华镇往来人流特别多,自打开春一来就出现零星病患。

虽然没有‘现代’诊断设备,但医疗组的李院士亲自带队查看了部分病患后,确定的向团队常委汇报......

“从症状来看,鼠疫、霍乱、麻疹、伤寒、肺炎、痢疾,这些传染病混杂在一起。可以肯定的说,我们的对手至少曾经在通州活动过,并且释放了病毒。”

“目前除了隔离,我们没有什么太好的应对办法。只能加强卫生监管,让传染源自己灭亡。

现在唯一的好消息是长江成了阻隔传染病的天然障碍,北方的病患往往过不了江就倒下了。能抵达我们这里的数量很少。”

李院士的话里透着满满无奈,这意味着只能等染病的病患自己死光。团队人手太少,顾自己都难,顾不上别人。

团队内成员也没意见,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宣传,让民众明白瘟疫的可怕,并做好防控——染病的人九成九不会说自己被传染,还会

不想错过《这世界危在旦夕》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