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鲁滨逊漂流记’,不知道得在海上漂多久。
而远离松江主基地,跑到一千公里外的丹东,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作战环境,瞬间艰难两三个数量级。
“幸好当初没脑子发热跑到辽东来开基地。这鬼地方除了傻孢子,啥都没有。”根据六分仪确定的经纬度,‘辽东’和‘辽西’两舰缓缓驶入鸭绿江口。
有空闲的舰员纷纷站到船舷边,眺望本次任务目的地。
海岸线上是连片的原始森林,没有任何人烟迹象。鸭绿江的河道从森林中探出,犹如劈开了陆地,深入绵延山岭。
周青峰搭乘小船,划桨上岸。当他踏足自然形成的河岸,入目全是苍翠的树林,连条路都没有。
四百年的沧海桑田,海岸线和河道跟后世大不相同。明代留下的地图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唯一的办法就是武装探险。
“我们需要向导。”
周青峰上岸的地方大概在后世丹东市的振兴区,但这不是他此行的真正落脚点。“我们要找辽东都指挥使司下属东宁卫的宽甸堡。”
宽甸堡是从丹东方向深入建奴老巢赫图阿拉的必经之路,也是名义上的辽东重镇——‘堡’这个概念就不大,但山野中有几百人常居的地方已经算繁华。
根据后世地图,宽甸堡深入鸭绿江北岸的山岭,是崇山峻岭间很小的一块空地。鸭绿江的支流蒲石河可以直达其核心地带。
为了进入鸭绿江的支流,‘辽东’‘辽西’两舰虽然是尖底海船,但设计建造时有所控制。其排水量只有百吨,吃水不到一米五。
当前没有卫星定位,光靠六分仪的定位精度不够,周青峰也不知道宽甸在何处。他只能先在振兴区的河滩边砍伐树木,建立兵站,先暂时落脚。
蒸汽船的锅炉不能熄火,上岸的士兵端着燧发枪,占据高处,拉开警戒线。随行工匠砍伐树木,一来作为建材,二来补充锅炉燃料。
突突突的蒸汽机在原始森林里显得格外不协调。它突兀的响个不停,惊的附近鸟兽齐齐逃命。
周青峰带着三四个士兵四处走动,甚至划小船到鸭绿江南岸晃了圈。
搜索过程中,队伍发现数条林间小路,顺着道路找到河岸边人工开辟的空地,停着一条小船。
船很小,像个独木舟似的,顶多容纳两人。船上有个盛水陶罐,两块木桨。附近的树枝挂着一张废弃的渔网,麻绳材质。
“好消息,这里有人居住。”
周青峰收了长枪,掏出自卫用的双管燧发手枪,沿着小路向河岸边的林间深处前进。走了约莫百来米,他敏锐的听到树林中有动静。
“停步。”周青峰的目光看不穿茂密的树林。但他扬起手,向身后士兵示意,又举起手枪朝天扣动扳机。
砰的一声枪响在林间传开,紧跟着树林中就传出有人受惊后掉头逃跑的动静。
树枝断折,飞鸟振翅,野兽仓惶。周青峰顺着动静快速追了上去,瞧见林间有两个矮小的身影在敏捷逃窜。
嗨.....!
周青峰大喊了一声,但逃窜的身影没任何停留。他毕竟不熟悉环境,跑了几十米就失去了对方的踪影。
在一截被折断的树枝前,周青峰低头瞧了瞧地面留下的足迹,再看离着不远处隐藏的捕兽吊索,呵呵笑道:“优秀的山地步兵啊,挺有脑子的。”
回到河岸边,周青峰问跟随的士兵,“谁带白糖了?”
由于是远征,每个新华士兵的背囊中常备足够三天的干粮,以及用来应急补充热量的白糖。
糖是泉州商人从广东运来的红糖。由于量少,被制成白糖后作为军需物资和医疗物资,不对外出售。
但少量外流白糖已然成为奇珍,价格甚高。
周青峰把半斤白糖作为礼物,放在岸边的小船上,又用石子在地面拼了个箭头,指向‘辽东’号停靠的位置。随后他便带队离开。
当天无事,夜里武装探险队全体返回蒸汽船,船只停在鸭绿江中央,落锚过夜。等到隔天,队伍继续上岸建设兵站。
中午时分,河对岸的树林中出现几个窥探的身影。他们个头普遍不高,头发凌乱,穿兽皮衣服,鱼皮靴子,武器多是木矛木弓。
周青峰在北岸举起青铜望远镜观察半天,又一人划着小船,越过四五百米的江面,想跟当地居民见见面,好好聊一聊。
对岸几人看他独自过来,虽然有所戒备,倒不怎么害怕。其中一名头领出来喊了几声,可古代辽东语调听来怪异,完全无法沟通。
双方鸡同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