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3章 暴雨偷袭

仅是地位高,待遇也好,吃喝肯定比寻常余丁和包衣强多了。

既然老猎户说了,周青峰拔出匕首,亲自解剖尸体的肚皮,将其胃部掏了出来并切开。浓烈的酸臭气息弥散开,在场众人无不皱眉屏息。

胃部糜状内容物倒在地上,令人作呕。

“能吃得起糙米饭的肯定是白甲兵。”老猎户肯定道,“他应该还喝了酒,是地位高的白甲哨探。”

建奴白甲兵也分两种,哨探和护兵。

白甲哨探专门负责侦查。为达成目的,他们甚至会化妆成商贩、农夫、猎手,只为深入到敌人内部。

建奴白甲兵被传的神乎其神,其实背后是物资匮乏的表现。每个牛录只有两三个白甲哨探而已,多了养不起。

相比之下,新华军队就......

“建州女真只怕发现了我们的兵站。”老猎户说道:“白甲哨探往往是大军前锋,也不知他是来探路的,还是已经做好准备,想来打我们?

也没什么好怕的。我们现在吃的更好,甲胄更多,兵刃更强。把山里的小伙子招募起来,个个都是白甲兵。”

周青峰皱起眉头,命令哨兵把尸体丢回江水里喂鱼虾。他想想江水的速度,尸体死亡时间只怕就在几小时前。

“我命令,一级战备。这两天下雨,哨兵没有外出巡逻,警戒范围只限于兵站周围不到三百米,敌人只怕摸到我们附近了。”

周青峰是远征队司令,冷着脸给部队进行动员。王信咬了咬牙,立正敬礼,转身就去下达作战命令。

丹东兵站内现在有三种作战单位。

第一是全训的新华陆军远征队,是全军优中选优的尖子,在站内人数只有两百。他们早期披甲持矛,但从去年七八月份就开始用训练道具练习使用燧发枪。

年初水力钻床从一部逐渐增加到五部,远征队开始全员换装燧发枪,但半幅胸甲还是保留,因为山野作战可能需要拼刺。

第二是三百多工匠,他们随时可以转化成武装民兵,披甲持矛进行作战。他们没有进行全训,但集合起来的战斗力不会比明军家丁差,只会更强。

第三就是一千多当地山民。他们被当做普通劳动力使用,随时可以装备长矛和强弓。但这批人没有经过正规化改造,周青峰搞的‘连排班’指挥体系被证明是个笑话。

山民还是以血缘和族群作战,想要拆分或组合都不顺利。但他们好勇斗狠还不惜命,打顺风战和追击战还是派得上用场。

唯一要顾虑的是这些山民中会不会有奸细。因为建奴非常喜欢靠这招来攻破明军城市,至少是制造混乱。

作战戒备提升后,各级指战员开始按训练进入岗位。

兵站在外形上是个内凹的三角形,各种建筑本身就是防御的一部分。燧发枪手打开狭窄的窗户,就可以在雨天瞄准周边两百米内任何目标,自身却受保护。

建筑外是木墙,木墙外是只有两米宽一米深的壕沟,壕沟里灌满了水。不是不想再挖深点,实在是工程量太大,人手不够。

工匠民兵开始披甲,分发三米长的铁矛。山民也得到两米四的铁矛,少部分加入早的劳动积极分子被认为更可靠,获得了甲胄和砍刀。

周青峰的指挥室是兵站唯一的四层楼房,是制高点。他只带了自己的燧发长枪,抓着青铜望远镜瞭望四周。

王信不但带了长短枪,还穿了铁甲和铁盔。其勤务兵还得扛着其专属武器,一根长度四米五的长矛。

周青峰看到王信这打扮,忍不住说道:“你是高级指挥官,没这个必要吧。”

“我穿这身又不累,况且士兵看到我这样,士气都能提升。”王信还给自己找理由来着,“说不定我能单挑几个白甲兵。”

“你若单挑白甲兵,就是我这个远征队司令的失责了。”周青峰说服不了王信,只能任由他cos猛将。

一级战备并不是让士兵傻傻不动,这会很容易疲劳。在准备就绪后,就得安排人员轮流休息,并且让食堂做好伙食,平日舍不得吃的大鱼大肉都得用上。

大雨稍停,周青峰立马抓住机会带着五六个山民猎户外出侦查。他们沿着暴涨的河岸向几个敌人可能出现的方向巡视。

就当快天黑,周青峰打算返回。在鸭绿江支流瑷河的交汇方向飘来一艘无人的小船。顺着这个方向,他终于发现了一支搭乘小船而来的队伍。

船是真的小船,只能搭载五六人左右。但数量上百,密密麻麻面挤在瑷河的河岸边。瑷河也是从宽甸方向来的,比蒲石河还更近。

不想错过《这世界危在旦夕》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