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畴,稳扎稳打,不可速战速决。
平叛四卫,虎大威和孙传庭出任总兵。张汝荐和刘国能随军奔赴辽东。
卢象升从标兵部队当中,抽到了三千人,为孙传庭、虎大威和祖宽各配备了一千人。
卢象升还为他们准备了送行宴。
卢象升自然要对他们进行一番叮嘱。
尤其是张汝荐和刘国能。卢象升说得更多一些。
他说道:“辽东战事吃紧。增援辽东义不容辞。你们二位一定要多加小心。我只提醒一句,切勿贪功冒进。一定要保护好自已。战死沙场,虽然十分荣耀。但是,没有必要的牺牲,十分不值。”
刘国能和张汝荐当即表示,会谨记卢大人的话。
送走了众人,卢象升才到京营报到。
京营最早驻扎在南京。那时候大明的都城在南京。
后期,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就将北京设置京营。南京的京营称为南京京营。
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
五军营分为中军,左、右掖和左、右哨。三千营初期是由三千骑兵组成。神机营则是火器部队。
土木堡之变中,京营主力损耗殆尽。于谦于少保对京营进行了一番改革。从三大营中挑选了十万精锐,分成十个营,史称“十团营”。
夺门之变,明英宗重登皇位,罢十团营。成化年间,又恢复十团营。后期增加为十二团营。
正德初年,十二团营仅剩精锐六万多人。调边军入京守卫,称为“外四家”。
设立东西两官厅。称为“选锋”。十二团营被称为“老家”。
嘉靖年间,又罢十二团营和东西两官厅,恢复三大营建制。将三千营改为神枢营。内部官职也进行了调整。
设统帅一员,全称为,总督京营戎政。由一名文官辅佐,全称为,协理京营戎政。
明朝后期又增加监视内臣一名,由中官担任。
目前的协理京营戎政是李日宣。他是前不久接替了升入内阁的魏照乘。
监视内臣则是高起潜。
无论是朝廷讨论卢象升的去向,还是卢象升接受总理京营的安排,大家似乎都没有考虑到高起潜。
否则,反对的人可以提出异议。
因为,满朝文武都知道,卢象升和高起潜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