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93章 全方位修缮运河

临近春节,苏州城的百姓都沉浸在过节的喜悦之中。

家家张灯结彩,准备各种东西,准备着过年。

应天巡抚黄希宪邀请卢象升等人到府衙过节,但是被卢象升拒绝了。

最后,黄希宪命城里的一个豪绅将一处宅子让给卢象升一行。

卢象升这才同意。

除部分士兵进了城。大部分人都在城外的军营。

卢象升临近年关,依旧没有闲着。他在谋划着南直隶降低田赋一事。

与黄希宪商谈的那几条措施。都得逐条进行落实。

杂交水稻绝对是高产作物中,产量最好,效果最好的。卢象升自打穿越过来,担任保定总督起,就一直在研究此事。

经过这几年的不断试验、不断总结,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山东、河南、陕西、北直隶等地,以及后期的浙江、福建、江西都先后种植了高产作物。尤其是杂交水稻。

所以,春节后,也就是崇祯十五年,在南直隶各州府大力种植高产作物,是没有问题的。

只要风调雨顺,不出现大的灾害,大丰收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兴修水利,提高抗灾能力,为粮食增产保驾护航。卢象升认为,可以提前行动。过了春节就可以做。

这可是个大工程。长江等主要河流,大运河,以及沿海的防护堤。这些都需要去做。

尤其是沿海的防护堤。必须做好。

因为,不将防护堤做好,台风出现后,极容易引发海水倒灌。这会对粮食生产产生毁灭性打击。

以官府名义抽调百姓服徭役,修建、修缮这些水利设施,自然是没有什么。

谁也说不出来什么。

但是这么干,势必会增加百姓的负担。

要知道,江南的田赋、徭役都很重。百姓的负担十分沉重。

卢象升打算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来进行。

百姓可以通过劳作,获得工钱。官方则通过这些工程,确保粮食产量的提升,

唯一的难点就是,钱从哪里出。

卢象升决定由南方贸易公司出。

依托东番岛,收编了郑芝龙的海盗集团,打跑了荷兰人,卢象升的南方贸易公司已经成为大明,乃至东半球最大的贸易公司。

这也是卢象升为什么命应天巡抚黄希宪让南直隶百姓大力种植桑麻的原因。

因为倪元璐和卢象升不止一次提起过,海外市场对布匹的需求量巨大。上层人士喜欢丝绸,底层人民对亚麻布情有独钟。

在明代,布料有很多种。丝绸、棉布、亚麻布、罗、纱、绢等。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需求。

所以,卢象升除了通知倪元璐年后拨款,由官府出面兴修水利外,他还让南方贸易公司在江南地区购得的田地,三分种粮,七分种桑麻等经济作物为。

虽然这么做,会牺牲两到三年。因为桑树的幼苗需要两到三年才会收获桑叶。

不过这么做,是值得的。因为两三年后,就可以增加布匹的产量,利润足以弥补这两年的亏损。

至于向朝廷建言,从河套地区增加调粮,减少江南漕粮数量。以及重新开通海运,两件事。卢象升打算春节后再上书。

朝廷已经因为辽东战事不利,忙得焦头烂额。究竟由谁接替傅宗龙,迟迟没有确定人选。

卢象升不想现在添乱。

在他看来,正月结束前,朝廷定然会最终确定最后人选。

当然了。连卢象升自已都认为,自已是最佳人选。但是,从京城传来的消息,竟然没有人推荐自已。

那么,究竟由谁接替傅宗龙,卢象升也十分好奇。

卢象升是与应天巡抚黄希宪研究的这几项措施。

但是,他最终将在自已浙直总督的辖区全面推开。

为此,他在春节前,向辖区的六大巡抚下了令。

春节后,兴修水利一事,就要全面铺开。

尤其是沿海防护堤,以及大运河,是重中之重。

凤阳巡抚朱大典接到卢象升的命令后,就向卢象升反馈,每年正月,都会利用这个时期,清理运河的淤泥。

明朝的运河疏通河道,有着严格的制度。分为小挑和大挑,或者称为小浚和大浚。

小挑是每年进行一次,主要是疏通闸门旁的月河。

大挑则是根据运河各段的情况,或两三年,或六七年,进行一次。一般都是隔年进行一次。对正河进行疏浚,采取筑坝断流的方式,船只通过月河进行绕行。

除了疏通河道之外,还得进行堤防修守。

不想错过《大明:卢象升力挽狂澜》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