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手册里写的鸟语,也是看不懂,就决定找一个懂倭国语言的大臣来瞧一瞧。
“来人,叫太孙过来一趟!”
正值吃饭的时间,朱雄英听闻大父朱元璋叫他过去,他已经猜了个大概,八成是元鞑子和外藩势力勾结的海盗商团被灭了的消息。
“给大父请安!”朱雄英走到朱元璋面前道,“大父,是不是想跟我说这次出兵爪哇小岛,已经成功的将那些海盗们一网打尽了?”
“不止这些,他们还带来了意外收获!”朱元璋递给了身边的太监一个眼神,贴身太监立刻让人将那口箱子抬了过来。
朱雄英好奇打开了箱子,翻动了几下之后,就找到了那几摞航海日记和装订成册子的倭国信件。
“这些航海日记很不错,可以拿回去琢磨琢磨!”朱雄英翻阅了几下之后,又翻开了那本装订信件的册子。
“这是倭国的文字啊!”朱雄英只是认得一星半点,压根也认不全。
“别着急,咱派人找一个看得懂倭国文字的来!”朱元璋道,“咱也好奇这里面都记载了什么。”
“谁能看明白倭国的文字?”朱雄英仔细想了一圈,还真就不知道朝中哪位大臣能看懂倭国的文字。
“当然有了!”朱元璋道,“罗老实,他一定看得懂!”
“罗老师?”朱雄英皱起眉头道,“是罗贯中?”
“什么罗贯中,不是他!”朱元璋道,“是罗复仁,为人忠厚又老实,所以咱叫他‘罗老实’。”
“咱大明朝的几次重要的外交出使都有他的参与,他小时候也跟刘伯温一样,都是神童。”
“早年间是陈友谅的编修,后来觉得陈友谅背信弃义,所以就来到了咱的帐下,现在在弘文馆任职。”
“去弘文馆的罗复仁来见咱!”朱元璋一脸慈爱的看着朱雄英道,“不用着急,先吃块点心垫垫肚子,罗老实估计一会儿就到了。”
两刻钟后,接到命令的罗复仁匆匆赶到了奉天殿。
“来人,快赐座!”朱元璋见到了一脸憨厚的罗复仁道,“咱好些日子没见你罗老实了!”
“陛下叫臣来只是想见一见臣?”罗复仁憨直道,“臣弘文馆手头还有好多事情呢,如果只是这样那陛下已经见过臣了,臣一会儿得赶紧赶回去。”
在一旁的朱雄英已经明白了,为什么这个“罗老实”会觉得陈友谅背信弃义了。
“咱没事叫你做什么?”皇帝朱元璋道,“先坐下!咱叫你来就是有事情要你去做,而且这件事情非你不可!”
“非臣不可?”罗复仁这憨厚劲儿顿时就上来了,拍着胸脯道,“臣一定给陛下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
“你不要话说的太早!”皇帝朱元璋道。
“臣从不说大话,只要是臣能做到的事情,臣一定竭尽全力为陛下做好!”罗复仁信誓旦旦道。
“雄英,你现在知道咱为什么叫他‘罗老实’了吧!”皇帝朱元璋哈哈一笑。
“性子虽然憨直了些,有些话咱听着有时候也生气,但是这做起事情来是一等一的认真可靠!”皇帝朱元璋道,“要是朝廷里都是跟罗老实一样的人,那咱可就放心了。”
“陛下,您找臣来到底是什么事?臣在弘文馆还有一堆活等着干呢!”
“好了,不逗你了!”皇帝朱元璋恢复了一本正经的神情道,“咱今日找你来是有一些倭国文字的信件需要你给翻译翻译!怎么样,有没有问题?”
“臣懂倭国文字,自然是没有问题!”罗复仁道,“还请陛下将记载倭国文字的东西交给臣,臣带回弘文馆去慢慢翻译!”
“怎么老跟咱提弘文馆?”皇帝朱元璋道。
“弘文馆的事情真的很多!”罗复仁无奈道。
“先将弘文馆的事情放一放,一会儿你带着那些倭国的书信到文华殿找间屋子,翻译出什么来随时跟太子汇报,整理完之后再跟咱汇报!”
“好!那臣去弘文馆跟他们说一声,再去文华殿!”罗复仁起身就准备走。
“不用你去,咱派人去!”朱元璋道。
“不用陛下再派人,咱还没吃饭,去弘文馆吃过饭再来是一样的!”
“你留下来陪咱吃饭!”朱元璋道,“这样你就不用回去了!”
一旁的朱雄英憋着笑,不愧是“罗老实”,这三个字形容的十分真切。但大父朱元璋刚才的话说的没错,要朝廷都是这样的人,那可就可以安心躺平了。
陪朱元璋吃过午饭之后,我们的罗大人“罗老实”拿着那一摞订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