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百零四章 古代的科学家

第二百零四章古代的科学家

“对门的那位朋友身份看来不简单啊,身边的书童穿的都是绸缎的衣服!”

郭开随口说了一嘴,那方克勤则明显还在气头上,冷哼道:“哼,不就是一个国子生么,拜了个神棍当老师,牛气什么啊!”

“嗯?”

郭开听的稀奇,国子生便是国子监的学生,一般来说都是不用参加乡试,可直接参加会试的,但若是想要证明自己,当然也可以。·w-e.n·x~u\e!t¨x?t-.*c`o\m.

而能进国子监,要么便是勋贵子弟,要么确实是栋梁之才,倒也确实有些傲气的资本,但方克勤如此不忿的说拜了个神棍当老师又是什么意思。

“方兄认识对面的那位朋友?”

方克勤冷笑着说道:“认识,好像叫吴伯宗,是个国子生,但整日不研究学问,反倒是天天摆动些匠人的活计,听说是国子监来个先生,说是什么格物致知的理论,但是却不教圣贤典籍,反而痴迷奇淫技巧,要我说,这国子监也就那么回事!”

而方克勤说话的时候,却没注意到郭开的脸色变得开始不太好看。

物理,以及格物致知,在宋濂的影响力和报纸的宣传下,在大明,或者说至少在读书人的圈层中早已不再是什么秘密了。/x^g_g~k.s~.~c¢o′m?

而郭开对于报纸上所讲述的物理学十分痴迷,也不认为那些东西是什么奇淫巧技,是什么不入流的东西。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郭开的太爷爷叫做郭守敬!

封建古代没有科学观念不假,但并不代表没有科学家,郭守敬便是古代少有的科学家,且成果斐然。

郭守敬幼承祖父郭荣家学,精通五经,熟知天文、算学,尤其擅长水利。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召见郭守敬,面陈水利建议六条,即被任命为提举诸路河渠。

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修建了一条一百公里的汉延渠,以及其它十条大渠和六十八条支渠,不误农时,及时赶上了春播灌溉。

且郭守敬还及擅天文,在郭守敬的领导下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后世称之为“四海测验”,编撰的历法,一直沿用至清朝。

甚至于为了更好的观测天象,还发明了景符、仰仪等天文仪器,而这些仪器中甚至还运用了针孔成像的原理。?2`8_l\u`._n`e′t¢

也就是说,郭守敬甚至连对光学都有一定的研究。

但是郭守敬一生成就颇多,但在士族阶层中却饱受诟病,其原因便是方克勤口中所说的,广大读书人都认为郭守敬的功绩无非就是些奇淫巧技。

却丝毫不管他们学的圣贤典籍究竟对民生百姓有何用处,而郭守敬的历法和水利上的成就,却可让成千上百万的百姓民众受益。

其他读书人看不起郭守敬,但郭开作为郭守敬的孙子,自然不可能如此,所以在方克勤说出那句‘奇淫巧技’之后,他便立刻与方克勤断绝了往来。

反倒是对方克勤说说那位国子监的老师提出来的物理之理论十分赞同和好奇。

但奈何国子监也不是谁人都能进的,至少也要有人举荐,郭开立刻便将算盘打到了住在隔壁的吴伯宗的身上。

奈何这位吴伯宗实在太过孤傲,三番几次让郭开吃了闭门羹,除了让已经交恶的方克勤嘲笑自己两句,再无任何收获,这让郭开也是无奈。

又是两日过去,明日便是乡试之日,今日大多数学子也都去领浮票了,这附近的街巷都安静了不少,再没有文人学子们吟诗取乐的声音。

这浮票,其实就是古代的准考证,考试时不但凭票入场,还得贴在卷子上一并上交,那上面甚至还有考生的画像,以避免有人找枪手代考科举舞弊之事发生。

整个巷子都清净了,吴伯宗方才走出房门来到院中,又令书童将桌案搬至树下,他坐那儿独自喝酒赏桂花。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吴伯宗念的是李白《咏桂》,说什么桃李媚俗,桂花清雅高洁。那意思把这次考试诸生皆为庸俗之徒,只有他吴伯宗属于高洁之士。

但事实上,他也真有这种资格感慨此事,原因也很简单,那便是他是周远的学生!

莫要小看这一身份,要知道和他一同上课的不但又燕王朱棣,各国公之子,甚至还有未来的皇帝如今的太子朱标。

在一个就是他的老师周远,那可是仙人下凡,所教导的知识,只要随便学个两三成,那也绝对是经视治国的大才。

这也是为何这一次科举,整个国子监只有他

不想错过《大明:瞎眼五年,朱元璋想登月?》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