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1章 历法

以年号纪年,不利于长远。我打算,取其长,补其短。”他抛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我欲采纳西人以耶稣降生为元年的纪年方式,建立一个连续不断的‘公历’。但,要用我们《授时历》的内核,去修正它,让它变得精准无误!同时,我朝皇帝的年号纪年传统,依旧保留。公历纪年为主,年号纪年为辅。”

话音刚落,议事厅里炸开了锅。

“什么?”

“这……这万万不可!”

林永康的脸色变得比锅底还黑,他再次出列,声音都有些颤抖。

“殿下!年号纪元,乃我华夏自古以来的传统!是天子治世的象征!延绵至今,何曾断绝?若以那耶稣降生为元年,那我大秦之正统何在?我皇之威严何在?这与奉外来之神为主,有何区别?此乃自降国格,动摇国本之举啊!”

“林首辅所言极是!此举万万不可!”户部尚书也站了出来,“百姓只知永乐天子,谁知那耶稣是何人?强行推行,必致天下人心惶惶!”

一时间,反对之声四起。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历法问题,而是触及了华夏文明最核心的政治法统和文化自尊。

米哈伊尔坐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他没想到,一个历法问题,能引发如此剧烈的政治风暴。他看着朱高煦,想看看这位君主要如何平息众怒。

朱高煦的脸上,却不见半点慌乱。

他等所有人都说完了,才慢悠悠地开口。

“说完了?”

他站起身,走到林永康面前。

“首辅大人,我问你,史书上记载‘贞观之治’,你可知是耶稣降生后多少年?”

林永康一愣,这个问题太过刁钻,他只能摇头。

朱高煦又问兵部尚书:“我朝太祖皇帝起兵,是耶稣降生后多少年?”

兵部尚书也答不上来。

“看,”朱高煦摊开手,“这就是问题所在。年号,只能让我们知道,这件事发生在哪位皇帝的任期内。但要将不同朝代的事情,放在一条长河里比较,就得反复换算,极其繁琐。而一个连续的纪年,就像一把长尺,从古至今,刻度分明。哪件事在前,哪件事在后,差了多少年,一清二楚。”

“我保留年号,就是保留了天子治世的尊荣。‘永乐’这个年号,会永远记录在史书上,告诉我父皇的功绩。但我们大秦,要立万世之基业,眼光要看得更远!我们需要这把更长的尺子,来衡量我们自己,也衡量我们的敌人!”

“至于自降国格?”朱高煦冷笑一声,“一个工具而已,何来国格之说?难道我们用了西人的船型,就是自降国格?我们用了他们土著的玉米,就是自降国格?好用的东西,拿来就是!把它改造得比原来的更好,让它为我所用,这才叫本事!这才叫大国胸襟!”

一番话,说得在场官员哑口无言。

林永康沉吟了许久,他知道,在“实用”这个层面上,自己是辩不过这位殿下的。他换了个角度,提出了一个更实际,也更尖锐的问题。

“好。就算殿下所言有理。但您也说了,那儒略历千年就差了九天。我们就算今日强行抹掉这九天,如何保证以后不再出错?难道要让我们的子孙,再过一千年,又来一次这般争论?”

“问得好!”朱高煦等的就是这个问题。

他转身回到主位,声音充满了自信。

“这正是我要说的关键!误差的根源,在于儒略历‘四年一闰’,加的太多了!按照《授时历》的精度,每四百年,儒略历就会多出三天!”

“所以,我的新历法,规则如下!”

他伸出手指,一字一顿。

“凡年号能被四整除者,为闰年,加一日。此为第一条。”

“凡年号能被一百整除者,虽能被四整除,亦不算闰年,为平年。此为第二条。”

“凡年号能被四百整除者,虽能被一百整除,仍算闰年。此为第三条!”

“如此一来,每四百年,我们不多不少,正好闰九十七天!平均每年,就是三百六十五点二四二五天!与郭守敬的《授时历》,分毫不差!”

这套后世被称为“格里高利历”的精密算法,被朱高煦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清晰地展现在十五世纪的这些东方官员面前。

议事厅里,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套闻所未闻,却又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的算法给震住了。

尤其是林永康,他作为内阁首辅,对算学并非一窍不通。他在心里默算片刻,越算越是心惊。这套“四百年九十七闰”的算法,简直是神来之笔!它完美地解决了儒略历的误差问题,而且其理论基础,恰恰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授时历》。

朱高煦这哪里是采用西夷历法?这分明是取西夷之长补己之短。

想通了这一层,林永康紧锁的眉头,终于缓缓舒展开来。

他再次出列,这一次,是心悦诚

不想错过《大明美洲帝国:日月旗的应许之地》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