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56章 嫁妆无匣,心印自守

"他们疑是陷阱,可又怕错过完整印技——你说,他们敢不来?"

三日后的深夜,顾宅后巷的青砖墙根下,爬满青苔的石缝里冒出个黑影。*r·a+n′t?x¢t../c¨o¨m¢

那人裹着粗布短打,喉头动了动,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正是那日消失的杏色袖片。

他左右张望了片刻,刚要抬手敲后门,墙内突然传来巡夜护院的脚步声。

黑影缩了缩脖子,将油纸包塞进墙洞,转身消失在雨幕里。

墙洞里,袖片上的"回纹锁边"在雨水中微微晕开,倒像是枚未干的印。

雨丝在青瓦上织成帘幕时,顾承砚正对着烛火翻《砚盟章程》。

窗棂突然被叩了三下,节奏短急——是青鸟的暗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合上册页起身,迎面便撞进带着潮气的风里,只见后巷角落的槐树下,青鸟单手钳着个灰衣哑仆,对方喉头动得像濒死的鱼,右腕被反拧在身后,指缝里还夹着半块未及塞回墙洞的油纸包。

"在后墙根蹲了三夜。"青鸟抹了把脸上的雨水,靴尖踢了踢哑仆的小腿,"方才他猫着腰摸过来,我从檐上跳下去,他倒把油纸包往怀里捂得死紧。"

顾承砚弯腰拾起滚落在地的油纸包,指尖刚触到杏色绸面便顿住——这袖片的纹路比记忆中更平顺,像是被拆过又重缝过。

他扯开油纸的动作极轻,雨珠顺着指节滴在袖片上,晕开一点深褐水痕,却在水痕边缘,显出几缕极细的丝线断头,像被针尖挑开过的蛛网。

哑仆突然剧烈挣扎,喉咙里发出含混的呜咽。

青鸟反手扣住他后颈按在墙上,借着廊下灯笼的光,这才看清他嘴角凝结的暗血——舌根被齐根割断,切口还泛着新红。

顾承砚从哑仆怀里摸出张字条,墨色未干的小楷刺得他瞳孔微缩:"印归真主,火可暂熄。"

"好个'归真主'。"他将字条折成方胜,指节抵着袖片上的拆线痕迹,"他们拆了苏师傅的锁边针,抄了顾家的刻铜纹,现在要拿这些拼凑的'真技',给自己镀一层师承的金皮。"

苏若雪不知何时站在廊下,素色衫子被雨打湿了半幅。

她接过袖片时,指尖在拆线处轻轻一勾,声音发颤:"这针脚比我母亲当年的还急。"

顾承砚握住她发凉的手:"他们急着要在报纸上登'东纺得苏氏真传',急着让租界商行认他们的印。

可他们忘了——"他抬眼望向后院那株百年银杏,"真正的传,在人嘴里,在人心里。"

三日后的顾家祠堂,檀香混着油墨味在梁间盘旋。

二十余家报馆的镁光灯闪成一片,绸缎庄老板、绣坊掌事挤在廊下,连法租界《申报》的洋记者都举着相机踮脚。

顾承砚站在供桌前,身后的红绸幔子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苏若雪捧着的嫁衣——那对"双蝶绕砚"银簪别在领口,杏色袖片的位置空着,像道未愈的伤。

"今日请诸位来,是看一样东西'归魂'。"他话音未落,苏若雪已坐进廊下的绣墩。

她从瓷碟里拈起银针,穿线时却停住——那根丝线在指缝间微微发颤,像她此刻发紧的喉头。

"我阿爹教我锁边时,总说'针要跟着纹走,像蝶绕着花'。"她的声音轻,却像敲在青铜上,"那年冬天,他咳得整宿睡不着,偏要守着油灯教我辨丝——粗丝走直线,细丝绕回纹,他说'针脚是匠人的骨头,软不得'。"

银针落进袖片,第一针从回纹的起笔处扎入,第二针沿着蝶翼的弧度浅出。

雨水顺着廊檐滴落,在她脚边积成小水洼,倒映着她垂落的眼睫。

顾承砚望着她专注的侧影,突然想起前日在染坊看见的绣娘——她们围在木盆边,手指被靛蓝泡得发皱,却还在争论"这朵牡丹的锁边该绕三圈还是五圈"。

"现在我要告诉诸位——"他提高声音,目光扫过人群里东纺派来的探子,"往后'双印验真',不再只看蜡融水透。

若有人偷了针脚、熔了印胚,却丢了师道,纵有千枚好印,也是伪传!"

镁光灯炸响的瞬间,苏若雪缝完最

不想错过《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