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清史稿》卷216,本传。!q~i_u?s*h¨u,b.a+n/g_.,m^e*
[11] 徐鼒:《小腆纪传》卷10,史可法传。
[12] 马骏:《咏清史诗五绝三百首》,民国13年版,第2页下。
[13] 《清世祖实录》卷9,第11页上。
[14] 同上书,第22页下23页上。
[15] 俱见《清世祖实录》卷10。
[16] 《清世祖实录》卷10,第6页下;卷43,第7页上下。
[17] 一说为顺治十年定例,见《八旗通志》(初集)卷75,第1421页。
[18] 《清世祖实录》卷46,第12页下至13页下。
[19] 《清太宗实录》卷48,第10页下11页上。
[20] 《清史稿》卷216,本传。
[21] 杨学琛、周远廉:《清代八旗王公贵族兴衰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8—149页。
[22] 王庆云:《石渠余纪》卷2,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6页。
[23] 《八旗通志》(初集)卷50,第976页。
[24] 《八旗通志》(初集)卷53—54。^微\趣\小^说~ _首^发-谈迁:《北游录》,第360页。
[25] 谈迁:《北游录》,第362页。
[26] 杨学琛、周远廉:《清代八旗王公贵族兴衰史》,第181页。
[27] 谈迁:《北游录》,第368页。
[28] 《清世祖实录》卷47,第15页上。
[29] 《清世祖实录》卷55,第5页上下。
[30] 拙著《满族的部落与国家》,第340页。
[31] 《清世祖实录》卷26,第6页下。
[32] 《清世祖实录》卷88,第29页上。
[33] 《清史稿》卷215,本传。
[34] 马骏:《咏清史诗五绝三百首》,第2页下。
[35] 《清世祖实录》卷37,第15页上下。
[36] 《追论摄政王罪状诏》,载《明清史料》丙编第4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37] 《清世祖实录》卷52,第4页下。
[38] 同上书,第6页下。
[39] 谈迁:《北游录》,第226页。
[40] 《清世祖实录》卷53,第18页上,第21页下。
[41] [意]卫匡国:《鞑靼战纪》,戴寅译,载《清代西人见闻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咸·鱼¨看¢书^旺` *嶵!鑫^章_洁?更^新^筷*
[42] 《清史列传》卷2,本传。
[43] 《清世祖实录》卷59,第26页下。
[44] 《清史稿》卷249,索尼传。
[45] 《清世祖实录》卷63,第16页上。
[46] 《清史稿》卷215,本传。
[47] 《清世祖实录》卷63,第23页上。
[48] 《清世祖实录》卷129,第12页下至14页下。
[49] 《清世祖实录》卷53,第8页下。
[50] 《清世祖实录》卷133,第18页下。
[51] 《清世祖实录》卷112,第6页下。
[52] 《清世祖实录》卷127,第3页下。
[53] 《清世祖实录》卷144,第5页下。
第五章 盛世天潢
清前期自17世纪70年代清圣祖玄烨亲政起,到18世纪,被史家誉为“康乾盛世”,前后经历康熙(1662—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三朝。它是中国历代王朝最后一次繁荣期。当时的清朝,国力昌盛,地域广阔,空前统一,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洲人,不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而且在振兴经济、巩固统一、抵御外侮、开发边疆等活动中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贡献,与爱新觉罗皇族杰出人物的领导是分不开的。这一历史时期,爱新觉罗皇族的内部关系也进入一个新阶段,随着秘密建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