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6章完结

不识清字。有的满洲官员向皇帝所上奏折也用汉文书写。但是,这时清朝的统治已呈衰象,统治者无力再像乾隆时那样,对使用“国语”严加督促。满语满文的衰落,如江河日下,不可遏止。嘉庆十八年(1813),地坛举行祭祀时,竟有宗室因没有看懂满文的“视牲”两字,未能遵旨前往,被嘉庆帝给予罚俸一年的处分。当时曾有官员不识时务地奏言,应该让天下士子皆读清书。嘉庆帝则回答说:如今满洲人尚且对满文不能通晓,又何必让汉人学习,强人所难呢?可见这时与清初倡导满洲人保持“国语”的强大气势,实在不可同日而语了。

满语的衰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不同地区、不同阶层,衰落的时间和程度也有差异。宗室贵族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加上统治者的严厉督责,掌握满语满文的人相对中下层旗人来说要多些也是自然的。从清朝官方文献所使用的文字来看,清朝前期中央政府的重要文书,尤其是其中涉及军机、边疆、民族、旗务的部分均使用满文,雍正末年军机处月折中已杂用汉文,嘉庆以后,在军机处、内务府、宗人府等主要由满员把持的重要机构中,汉文文件也逐渐占据优势。道光帝曾经痛骂专习汉文的八旗子弟,说这些人既不晓清语,又不识清字,岂有自命为旗人之理,真是“实堪可恨”。但骂归骂,实际上却也无可奈何。他曾想了解满洲官员知晓满文的程度,于是谕令满洲侍郎以下至五品京堂官员进内廷考试,结果,翻译通顺和稍有错误的只占十之三四,不能落笔的却有一半之多。当时担任内廷侍卫的宗室子弟多不学无术,“至有满蒙字俱不识者”。即使见面、起居等日常用语,也不能应对。间或有一两人能读鼓词小说,或将满文传片结结巴巴念上几句,周围人必群起而哄曰:“某也者满汉皆通。”[145]

不想错过《爱新觉罗家族史》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