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4章完结

图13 新设恒春县

图14 经纬线 当时,中国已经掌握了西方近代测绘学的知识,完全可以用科学的方法绘制地图。~3¨叶*屋_ !唔·错·内~容′《全图》所以还保留有旧的元素,没有完全采用科学的方法绘制,实在是囿于时代限制。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需要说明的是,该图虽名为“台湾全图”,却只画了台湾本岛,并未将当时台湾府所属之澎湖列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画入图内。这也是基于传统的做法。目前存世的清代以“全图”为名的台湾地图:如乾隆十三年(1748)巡台御史白瀛进呈的《大清台湾府地舆全图》注271、北京国家图书馆藏乾隆晚期的《台湾地理全图》、嘉庆八年(1803)的《大清国台湾府地舆全图》注272等等,均是只画了台湾本岛,未将附属岛屿画入其内。不仅如此,上述“全图”均采用平视画法,即便是台湾岛也只是画了其西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而其东部沿海和山区则绘焉不详,故其虽名为“全图”,实则都是“半图”。本文所述之《全图》则首次采用俯瞰的视角,将台湾岛及周围沿海全面绘出。因此,它才是一幅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台湾本岛全图。

三、《全图》与《图册》的绘制时间和作者

恒春县之设置缘于“牡丹社事件”。¨6_腰,墈¨书^旺, ¢追?罪¢芯\彰,洁_同治十三年三月至十月(1874年5月至12月),日本以台湾东南部的牡丹社番民杀害琉球难民为借口出兵台湾,占领台湾南端的恒春半岛达7个多月,史称“牡丹社事件”。此次事件影响甚大,研究者颇众,本文不再赘述。本文想说明的是,《全图》与《图册》正是此次事件的产物。

原船政大臣沈葆桢被清廷授为钦差办理台湾等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全权负责“牡丹社事件”的处理事宜。沈葆桢自同治十三年五月四日抵台,至光绪元年(1875)七月二十二日离台,在台时间一年余,其间开山抚番,巩固海防,苦心经营,巧妙应对,最终逼退了入侵的日寇,较好地解决了此次事件;同时,也初步达成了其台湾全岛防御的战略构想,为台湾地区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尔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贡献至巨。在沈葆桢给清廷的一份奏折中,对《全图》与《图册》的完成情况有所披露。其文如下:

进呈台湾全图并各番族形状风俗折。光绪二年三月初六日,奏为遵旨详绘台湾全图并各番族形状、风俗,分装成帙,派员恭赍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代呈御览,伏乞圣鉴。窃臣于光绪元年五月二十三日,以船工告成会奏奖励、提调等员一片,七月初八日,准兵部递回原片,奉旨:“张斯桂、张斯栒均著饬赴总理各国事务衙长听候考察等因。钦此。”是年七月初八日,在台湾奉六月十三日上谕:“沈葆桢等奏台南番社输诚各折片览奏均悉。¢白-马/书+院- \已+发,布+最′芯,蟑~洁?0?0\晓′税+旺` *追~蕞·薪~彰-踕·福建内地并台湾所属各县及各番社著详细绘图呈览,并著将各种番族形状另行详绘成帙,一并呈进等因。钦此”时原任福建抚臣王凯泰业已东渡,准称福建内地各图曾饬地方官详绘,将来绘毕,当由督抚臣汇进。台湾全图及蕃族情状由臣葆桢绘呈。适船政委员张斯桂随臣驻台,曾派往南北各路番社,全台地势情形颇为熟悉,因令其督率船政艺生等按道里,考山川,略照西法测量远近,分别向背,内极番寮,外周海口,区分界画,旁注地名,凡数阅月而全图成。复将南、北、中路各番族状貌、风俗以及出产花果详细分图,凡三十有六幅,每幅俱缀说其旁。誊写甫毕,臣适赴往江南新任,因携至上海装裱。今年竣工,即派张斯桂恭赍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代进。图中形势有笔墨所不及详者,可否即由总理各大臣传询该员之处伏候圣裁?尽先选用同知张斯桂及候选通判张斯栒应请总理衙门遵旨考察。兹谨将进呈台湾全图及番社各图并送张斯桂等到京听候考察缘由恭折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再,此折交张斯桂敬谨赍呈。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知道了。图留中。钦此。”注273

据上所述:光绪元年(1875)七月初八日,沈葆桢在台接到六月十三日上谕,命绘福建、台湾地图并台湾番族图。沈葆桢遂令其幕僚张斯桂率熟悉西方测绘学的福州船政学堂的艺生在台岛展开全面

不想错过《清代地理志书研究》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