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36)同上,第7页。
(37)[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4,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9页。
(38)王仲荦:《金泥玉屑丛考》,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92—394页。
(39)(美)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页。
(40)[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8,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6页。
(41)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大象出版社2001年版,第82页。
(42)(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43)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
(44)按:尼采认为,我们明知道概念、名称或语言不等于事物,但我们不能不用它们,否则我们就没有办法生活。逻辑规律也是这样,我们之所以相信它们,不是因为它们有什么超验的、绝对的真理性,而是不信它们不行。详见张汝伦:《现代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45)[宋]欧阳修:《文忠集》卷18,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6)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4页。按:赵翼《陔余丛考》有《宋儒疑〈古文尚书〉》一文。
(47)张汝伦:《现代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41页。
(48)(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49)按:南宋张九成,字子韶,有《论语解》20卷。见《读书附志经解类》及《直斋书录解题》卷3《语孟类》。引自[宋]周煇:《清波杂志校注》卷9,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78页。
(50)按:政府各部门颁下的管理条文由进奏院摹印颁到全国各地,而国家负责有关印刷的全部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