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上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页。
(85)《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40页。
(86)章启群:《新编西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34页。
(87)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88)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89)黄亚平:《典籍符号与权力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9、320页。
(90)黄亚平:《典籍符号与权力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9、320页。
(91)[宋]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卷2,中华书局2002年版。
(92)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上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5页。
(93)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32页。
(94)宿白:《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4页。
(95)朱自清:《经典常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96)[宋]周煇:《清波杂志校注》卷7,刘永翔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99页。
(97)(美)伊沛霞:《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序言》,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8)[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下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55、956页。
(99)季羡林:《中国古代城市生活长卷丛书·总序》,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