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3章完结

弘治府志记载,宋咸淳年间(1265~1274)由知州王亚夫所建、奉祀五通神的灵顺行祠原在开元寺。[60]万历府志的记载中灵顺行祠已消失,王亚夫所建灵顺行祠为“宣灵广平王庙”所取代。宣灵广平王庙所祀周雄原是五通神的从神,到明代为了避免被毁禁,浙江衢州的地方官李遂又将其改造成为孝子形象。[61]

显通庙,弘治府志记载的另一个名称是“五圣祖庙”,又称是当地佛寺的“护伽蓝神”。[62]“五圣”也是五显神的一种称号,[63]“护伽蓝神”可能是显通庙神主遭毁禁之后藏于佛寺的掩护性身份。至于兴福九圣庙,据《夷坚志》故事《九圣奇鬼》记载,该庙的巫鬼五通、九圣等在士大夫薛季宣家中作害,后被道教法师所制服,隆兴二年(1164)薛季宣又亲自捣毁兴福九圣庙,该祠庙此后可能就不复存在。[64]此外,圣应七圣庙的名称与兴福九圣庙非常类似。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作为州治的永嘉城内出现了诸多瑞安县乡村祠庙体系所没有的现象。首先,诸如先贤祠、赵清献公祠这类儒学化的祠庙在宋代的永嘉城内已经出现。其次,地方官为了寻求祈福禳灾的合适场所,往往会引进或改造某些古代历史人物作为祠庙的神主。再次,只是在宋金战争、宋元战争的特殊背景下,朝廷或地方官府才将某些战争中遇难的平民英雄的祠庙封赐为忠烈祠庙。最后,到了明代,宋元并未获封赐的民间祠庙整体遭遇毁淫祠的命运,相当多的宋元祠庙被毁禁,或者主动、被动地接受改造。

不想错过《唐宋历史评论.第三辑》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