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十七章:陈凡的“拨乱反正”与温柔的陷阱

在KPI的重压之下,整个经世致用堂都陷入了一种近乎狂热的学习氛围中。′k?a·n?s?h`u/b`o_y,.,c~o-m·我开设的《会计学》、《统计学》等课程,因为学分高、难度大,成为了所有学员的噩梦。

我的课堂,冰冷、高效,充满了诘问与挑战。我从不照本宣科,而是不断地抛出问题,要求他们用刚学到的知识现场解决。答不出来,扣分;逻辑混乱,扣分;反应迟钝,也要扣分。

一时间,哀鸿遍野。学子们每天都像上刑场一样走进我的教室,又像被抽干了灵魂一样走出去。他们对我的敬畏,也逐渐掺杂上了一层深深的恐惧。

然而,在这片高压的“红色区域”之外,却存在着一个截然不同的“绿色安全区”。

那就是陈凡的课堂。

作为助教,他负责主讲《大梁律例精要》和选修课《历代改革得失考》。与我那充满“工业风”的教学方式不同,陈凡的课堂,仿佛一股清新的“古典风”,吹进了这座冰冷的“培训中心”。

他从不搞突然袭击,也不设KPI陷阱。他讲课,温文尔雅,引经据典,声音醇厚而又富有磁性。他会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将枯燥的律法条文,讲解得深入浅出。他会耐心地解答每一个学员的提问,哪怕问题再幼稚,他也从不嘲讽,反而会加以鼓励。

他的课堂,成为了所有学员的“避风港”。

在这里,他们可以暂时从KPI的恐怖统治下解脱出来,重新找回那种熟悉的、被知识所浸润的舒适感。.k·a¨n¢s·h¨u_j*u+n/.*n+e?t\他们可以自由地讨论,可以从容地思考,不必担心随时会有一顶“扣分”的帽子砸在头上。

然而,只有我,和陈凡自己知道,这片“温柔乡”,其实是一个精心构设的“思想陷阱”。

这天下午,是陈凡的《历代改革得失考》选修课。

尽管这门课学分不高,但教室里却座无虚席。许多没有选这门课的学员,也宁愿站着旁听,只为能在这压抑的氛围中,喘一口气。

陈凡站在讲台上,手持一卷书,风度翩翩。

“今日,我们讲一讲前朝的‘王安石变法’。”他开口道,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教室。

“诸位皆知,王安石变法,其初衷,在于富国强兵,挽救危局,可谓雄心壮志。其推行之‘青苗法’、‘募役法’,若单从‘账面’上看,亦是精妙绝伦,对国库大有裨益。”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丝惋?之色:“然则,如此良法,为何最终落得人亡政息,天下非议的下场?”

台下,学员们立刻陷入了沉思。

“学生以为,是用人不明,所用非人,致使良法变为恶法。”一个学员站起来回答。

“亦有官吏执行不力,上下掣肘之因。”另一人补充。

陈凡微笑着点了点头,却没有首接肯定或否定,而是继续引导:“诸位所言皆是。^x-x.k`s^g?.+c¨o¢m/但,我们能否再往深处想一想?王安石之败,其根本,究竟在何处?”

他停顿了片刻,给足了众人思考的时间,然后才缓缓道出自己的观点:

“依我之见,其败,败在八个字——‘操之过急,未顺人情’。”

“改革,如治大国,若烹小鲜。火候太猛,则外焦内生;变革太速,则民心不附。王安石一心求成,试图以雷霆手段,在旦夕之间,扭转百年积弊。其心可嘉,其行……却未免过于刚愎。”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理解。

台下的学员们,听得如痴如醉,纷纷点头称是。他们觉得,陈助教的观点,既深刻,又充满了人性的温度,远比林总教习那套冰冷的“数据”和“模型”要高明得多。

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陈凡这番对“王安石变法”的点评,字字句句,都像是一支支温柔的箭,暗中射向了我那套“激进”的改革理念。

“操之过急,未顺人情”,这不正是对我推行KPI、学分制等一系列“暴政”的含蓄批评吗?

角落里,正在“巡视课堂”的我,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

【有意思。这小子,终于开始反击了。】我内心暗道,【他不首接跟我对抗,而是用这种‘借古讽今’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向学员们输出他的‘改良派’思想。高明啊,这是在跟我争夺‘人心’和‘话语权’。】

课后,果然有学员被陈凡的言论所影响,心中产生了困惑。

一个名叫李瑞的学员,壮着胆子在走廊上拦住了我。

不想错过《科举爆改公考,我错哪了?》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