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七章:大辩论:改良还是革命?

式开始。

反方(改良派)先发言。陈凡指导下的一位才子,站起身,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正如医者治病,良医调理,庸医下猛药。国家亦然,沉疴需慢补,岂能虎狼之药一概而下?王安石殷鉴不远,冒然变法,致使天下动荡,此乃前车之鉴……”

他逻辑严密,言辞恳切,引得场下阵阵点头。

轮到正方(革命派)发言。我对我方辩手——孙默,只说了一句话:“别跟他们谈理论,跟他们算账。”

孙默站起身,眼神明亮,手中拿着几张画满了图表的纸。

“对方辩友所言,看似有理,实则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时间成本!”他的声音,冷静而又锐利。

“据我测算,大梁朝的土地兼并率,正以每年百分之零点五的速度递增。若采用‘春风化雨’的改良方式,每年最多只能挽回百分之零点一。收支倒挂,不出五十年,国家便将无可用之田,无可用之兵!”

“请问对方辩友,是眼睁睁看着这艘船,在五十年的‘温和调理’中,慢慢沉没?还是,愿意承受一次‘雷霆手段’的颠簸,换来航向的彻底修正?!”

他没有引用任何一句圣人之言,用的,全是冰冷的、无可辩驳的“数据”和“模型”!

这套全新的“辩论打法”,让对面的“改良派”才子们,瞬间哑火。他们不知该如何用“仁义道德”,去反驳那张“五十年沉船”的时间表。

陈凡的眉头,微微皱起。他知道,真正的较量,开始了。

他立刻调整策略,指导第二位辩手上场,不再空谈理论,而是举出具体的“情感案例”:“雷霆手段,固然高效,然则,法令之下,必有冤屈。为求改革,而使一家哭,一村乱,此等代价,又岂是冰冷的‘数据’所能衡量?国,以民为本,失了人心,纵使国库充盈,又有何益?”

情感牌,永远是动人的。场上局势,再次变得胶着。

我则立刻指导我方辩手,用另一个“案例”回击:“对方辩友只看到一家哭,却没看到,若不变革,未来将有千家万家,因饥荒流离失所而哭!短痛,还是长痛?是牺牲少数人的既得利益,还是牺牲大多数人的未来?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

两种思想,两种路线,在小小的教室里,激烈地碰撞着。

一方,手持“道德”与“人情”的利剑,引经据典,动之以情。

另一方,则挥舞着“数据”与“效率”的重锤,案例分析,晓之以理。

学员们,听得如痴如醉,心神激荡。

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改革”这两个字背后,所蕴含的复杂、矛盾与残酷。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好”与“坏”的问题,而是一个充满了艰难“取舍”的、两难的抉择。

而陈凡与我,通过各自的“代理人”,完成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思想交锋。

他,试图为这个狂飙突进的时代,踩下“刹车”,注入“人文”的关怀。

而我,则要为这个积重难返的帝国,狠狠地踩下“油门”,扫清一切前进的障碍。

辩论的最后,张承言老先生走上台,他没有宣布哪一方获胜。

他只是用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肃而又沉重的语气,对所有学员说:

“今日之辩,老朽,学到了很多。”

“老朽希望你们记住,无论你们将来,是选择‘雷霆’,还是选择‘春风’。”

“你们的脚下,站着的,都是大梁的土地。”

“你们的心中,装着的,都应该是这天下的……黎民。”

不想错过《科举爆改公考,我错哪了?》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