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钱,您别嫌弃。”
“今日多亏了您,咱们巴山百姓才算出了口恶气!”
金范推辞不过,收下米酒,又回赠了几两银子。
老丈死活不要,乐呵呵地走了。
胡翠儿看着布包里的米酒,笑道:“老爷,您现在可是咱们巴山的大英雄了。”
金范搂住她,望着窗外的彩虹,心中豪情万丈。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凭借着脑子里那些千古名句,别说一个巴山县,就算是京城,他也能闯出一片天地来!
“等着吧,翠儿。金范眼中闪烁着光芒,“用不了多久,我就让你过上好日子。”
“让全天下都知道,你夫君金范,可不是寻常之辈!”
胡翠儿靠在他怀里,重重地点了点头。
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空气中仿佛都飘着米酒的清香和诗的韵味。
“知县大人,光凭这三首秋诗,金范就可声名鹊起,成为我蜀地锦官府的新晋诗才了!”一旁风度翩翩,戴着帽子的黑衣书生淡淡道。
“是啊!”柳知县也是有眼力见儿的人。
秋诗三首,首首天降文气。
当真是非凡!
“虽说金范有文气护体,但为了以防万一,你还是派人暗中保护一下,防止百家狗急跳墙。”柳知县吩咐道。
百家,得知自己的二儿子被抓,家主百大南勃然大怒。
“这个柳知县,天朝的鹰爪,安敢如此?”百大南咆哮道。
“父亲息怒。”大公子百盛开口道,“依孩儿之见,这柳知县怕不是想敲打一下地方势力。”
百大南猛地一拍桌子,上好的梨花木桌面顿时裂开道缝。
他瞪着铜铃大的眼睛,满是横肉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敲打?他敢敲打到老子头上!”
“真当我百大南是泥捏的?”
旁边的管家吓得缩着脖子不敢吭声。
百盛却还算镇定,抚着袖口道:“爹,柳知县刚上任一年,迟迟未打了局面,一直想立威。”
“这次借着金范的事拿二弟开刀。”
“一来能显出他公正,二来也是想看看咱们百家的底。”
“看底?”百大南咬牙切齿,“老子在巴山开矿经商三十年,县里一半的铺子都是咱家的。”
“他柳知县的俸禄都没我家账房先生多!”
“敢动我儿子,信不信我让巴山县一半的商铺都歇业?”
“爹,不可!”百盛连忙劝阻,“现在二弟还在他手里,硬碰硬只会吃亏。”
“那金范不好惹,写诗能引动文气,听说连宋师都被他气吐血了,显然是有真本事的。”
“柳知县正是看中这点,才敢借题发挥。”
百大南一脸暴躁,吼道:“那你说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你弟弟蹲大牢!”
百盛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明着来肯定不行,但暗着……”
他凑近百大南耳边,压低声音说了几句。
百大南听完,眉头渐渐舒展,嘴角勾起一抹狞笑:“还是你这小子鬼主意多!就这么办!”
“一个举人而已,被妖怪吃了,怪的了谁?”
“也让巴山县的人知道,得罪我百家,就算有知县护着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