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2章 围剿令

加宴会,听林夫人朗诵诗歌..."

"撒谎!"顾慎之猛地一拍桌子,"有人看见你偷偷记录!"

就在这时,林慕之推门而入。"顾特派员,这是什么意思?"他故作愤怒地质问,"我听说你抓了我夫人的朋友?"

顾慎之转身,脸上挂着假笑:"林主任,我正在调查一个共党间谍案。这位王护士涉嫌传递军事机密。"

"荒谬!"林慕之冷笑,"就因为她参加了生日宴会?照这个逻辑,在场的上百人都有嫌疑了?"

"有人举报她行为可疑..."

"举报人是谁?证据呢?"林慕之步步紧逼,"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请立即放人。否则我将首接向委员长报告,说军统在剿共前线无端抓捕医护人员,影响士气!"

顾慎之脸色阴晴不定。他确实没有确凿证据,而且林慕之作为绥靖公署主任,在武汉权势熏天,硬碰硬并不明智。

"既然是林主任作保,我可以暂时放人。"顾慎之最终妥协,"但她必须接受监视,不得离开武汉。"

林慕之知道这己是目前最好的结果。他亲自护送王护士离开,途中低声说:"坚持住,组织会想办法救你。"

王护士微不可察地点点头:"请转告'海棠',我没有背叛。"海棠是沈静婉的代号。

回到官邸,林慕之将情况告诉了沈静婉。两人意识到,他们的联络渠道己被彻底切断,而且顾慎之的怀疑越来越深。

"现在只能靠我们自己了。"林慕之沉思道,"我必须去前线亲自指挥,这样才能在战场上做手脚,减少解放军的伤亡。"

沈静婉握住丈夫的手:"我和你一起去。"

"不行,太危险了。而且晓阳需要我们至少有一个人活着..."提到远在延安的女儿,林慕之的声音有些哽咽。

"正因为晓阳,我们才更要一起战斗。"沈静婉坚定地说,"别忘了,我也是党员,我有我的使命。"

林慕之看着妻子坚毅的眼神,知道无法说服她。最终他点点头:"好,但你必须以红十字会志愿者的身份随军,不要首接参与军事行动。"

六月初,林慕之率领司令部进驻信阳前线。顾慎之也如影随形地跟来,美其名曰"协助肃清共谍"。大战前的紧张气氛笼罩着军营,士兵们窃窃私语,对打内战充满抵触。

林慕之利用这一情绪,暗中接触了几位对内战有疑虑的军官。在一次私下谈话中,他试探性地对第112师师长刘韬说:"刘师长,听说你是河南人?这次作战区域离你家乡不远啊。"

刘韬苦笑:"是啊,打日本人我义无反顾,可现在要对自己的乡亲开枪..."

"军人的天职是服从,但有时候..."林慕之故意欲言又止,"如果有机会既能完成任务,又能减少乡亲伤亡,刘师长会怎么选择?"

刘韬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林主任的意思是?"

"我只是说,战场形势千变万化,指挥官需要灵活应对。"林慕之意味深长地说。

类似的谈话他进行了多次,逐渐在前线军官中形成了一个潜在的反战圈子。这些人虽然不知道林慕之的真实身份,但都愿意听从他的"灵活指挥"。

六月十日,林慕之突然收到一份加密电报,通过只有他和沈静婉知道的频率传来。电文只有简短几个字:"海棠盛开时,园丁可归家。"

这是延安的指示,意思是如果形势危急,可以放弃潜伏身份,率部起义。林慕之陷入深深的矛盾——作为军人,他渴望光明正大地站在党的旗帜下战斗;但作为特工,他知道自己留在国民党内部的价值更大。

当晚,他与沈静婉密商。"党中央给了我们两个选择:继续潜伏或战场起义。"林慕之低声说。

沈静婉沉思良久:"如果起义,我们能带出多少部队?"

"最多三西个师,而且会立即暴露其他潜伏同志。如果继续潜伏,虽然危险,但能提供更多战略情报。"

"那就继续潜伏。"沈静婉毫不犹豫,"个人安危比不上组织利益。"

林慕之握紧妻子的手:"但这样你会陷入极度危险..."

"从入党那天起,我就准备好了。"沈静婉微笑,"为了晓阳能在一个新中国长大,值得。"

就在他们做出决定的第二天,顾慎之突然带着一队特务闯进司令部。"林主任,有重大发现!"他得意洋洋地举着一份文件,"我们在共军遗弃的一个指挥所里找到了这个。"

林慕之接过文件,心中一沉。那是一份解放军内部的通报,提到"潜伏在国民党华中高层的同志提供了重要情报"。虽然没有首接

不想错过《从德械师一名团长开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